第64部分(第3/4 页)
我帮你把油都弄干净……”
“走开啦!好痒!咯咯!”
“不要闹……恩!”……
次日,薛冰早早的就离了家,直奔王府而去。刘备派了人来,招他去府中议事。一脸春风得意的薛冰三下两下便穿好了衣衫,而后随王府来的侍卫一道去见刘备。而孙尚香,此时躺在塌上一个劲的念道:“坏蛋,坏蛋……”然后转念一想:“是不是真该给子寒纳个妾室了?”
到得王府中时,刘备早已诸葛亮和法正谈了多时。薛冰见此情景,心道:“这几个人到底几时便起来了?这么早便好似谈了很久一样。”心下胡思乱想着,脚上却快了几步,行止厅中,先与刘备见礼,然后才道:“王上唤冰来,却不知有何事吩咐?”
刘备见薛冰至,笑道:“今却有要事与子寒商议。”又对左右道:“赐座!”待得薛冰坐下,这才继续道:“子寒昨日所提之陆逊之言,我与军师与孝直商议了许久,觉得陆伯言所言,甚为有理,我等须早日筹划对付南蛮之策,今唤子寒来,却是想问问子寒有何建议?”
薛冰一听刘备提到陆逊,便知肯定是要说那南蛮之事,不过他昨日想到睡着,却也未想出什么头绪,如今又哪来的建议?遂答道:“冰自于荆州闻陆逊之言后,便百般思索。奈何却始终不得头绪。实无良策!”
刘备一听,却也是叹了口气。只听身旁诸葛亮亦道:“那南蛮虽是隐患,奈何其现下却是安分守己,根本未做出什么谋逆之举,我等便是想兵进南中,却也没有什么好的理由。不过若这般放任他们,终究是个隐患。不若使引蛇出洞之计?”刘备听诸葛亮有办法,忙请教道:“当如何行之?”
诸葛亮道:“这却甚是麻烦,而且旷日许久,王上且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第四十九章 精锐部队
诸葛亮坐在刘备身旁,手上的扇子摇啊摇得,口上却不紧不慢的道:“南方蛮人,早有不臣之心,既如此,我等只需事先做一个诱饵,诱使蛮人造反,王上便可有正当的理由进兵南方。”
刘备问道:“当如何行之?”
诸葛亮笑道:“不难,只须于近日开始,大张旗鼓的操练兵马,调运军器粮草,而后再做出一副大军调往北方的态势。若蛮人忍得住不出手,便叫马超将军引军出祁山,行至半路再行回转。蛮人不知详细,必以为王上欲挥师北上,那时其必隐忍不住,起兵造反。”
刘备道:“然大军皆往北,蛮兵反,使何军平南?”
诸葛亮道:“调兵时,只调动守备兵团换防,而主战兵团仅仅是虚张声势。蛮人不分我军分化,只道大军动处,乃是兵锋所指之处。”
刘备文言大喜,又问道:“军师以为,当使何人为平南主将?”
诸葛亮道:“南方蛮族,性情反复,使将往,必以力服,如此,则日后反复不定。因此,亮欲亲往一行。”
刘备道:“孤王欲每日求教于军师,如何能叫军师南入不毛之地?”言罢,不从诸葛亮之请。
诸葛亮道:“不数日,士元即归,而王上又得法孝直在侧,皆可问之,何独问于亮?且南蛮之事,忒过重大。非亮亲往,不能平复。”
刘备闻言,也知若在日后北伐时,叫蛮人攻入川中,其祸患着实无穷,遂从诸葛亮之言,只是道:“军师若往,须有大将在旁。今五虎上将中,云长在荆州,孟起镇西北,子龙现又有重任在身,只余翼德于子寒二人无事。翼德太莽,若随军南下,恐出意外,我便叫子寒随军师同去,以保军师平安。”他却还有一点没说,那便是张飞乃是他弟,若真使起性子来蛮干,还真不知道诸葛亮能不能压住他,是以不叫其同行。
薛冰闻得自己同去,遂起身应道:“冰定保军师无恙。”
刘备道:“子寒同去,孤自然放心。然大军入南,却不能只你二人往,还须多派几名战将。军师与子寒可有合适人选?”
薛冰闻言,于心中寻思道:“几员大将是一个别想动了。马超镇西北,其弟也与其同在。魏延镇守汉中,那里是西川门户,自然也动不得。赵云镇守川中,也是动不得的。严颜与黄忠年老,而且俩人正负责大军的训练,若带走,却是还要寻人接手训练之事。张任与李严在上庸,亦换不来。如此一算,却也没几员大将可用矣。”想来想去,最后只好道:“末将保举张嶷、于禁同往。”
诸葛亮则道:“臣此番南下,可唤来张合将军相助,另外可使庞德同去。”说着,突然眼前一亮,突然想起什么来似的道:“臣却是突然想起一人来,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