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页)
刘备闻言,转头问薛冰:“子寒观陆逊此人如何?”
薛冰道:“陆逊此人大才,其才仅略逊于诸葛军师!”刘备闻言脸色数变,惊道:“子寒竟对此人有这般高的评价?”薛冰笑道:“冰还西川之前,陆伯言曾有数言教我转呈于王上。”
刘备此时是来了兴趣,遂道:“伯言有何话说,子寒快快讲来·”
薛冰闻言,忙道:“陆逊曾言,王上若北伐,须称安定后方,今西川南通蛮族之地,王上若不先将其制服,恐北伐之时,后患无穷。”
刘备闻言,转头与诸葛亮对视了一眼,只见诸葛亮也微露惊奇之色,对薛冰道“陆伯言可曾提过当以何法而定蛮族?”
薛冰道:“当以攻心为上,令其心服口服,否则单以力服,恐其日后反复。”
诸葛亮闻言点头不止,刘备瞧见这般景象,自然知道诸葛亮也对陆逊之言甚是赞同,而且,前些日庞统临行之前,以及与诸葛亮单独谈话时,他二人却都谈到南方蛮族的潜在危害。如今居然还有人瞧出了,还提出了大概地就对方法。直叫刘备心中大喜,遂道:“此人却是一人才,有此人于我二弟身旁,何愁荆州落入贼手?”
薛冰亦道:“关将军本就当世猛将,如今又有徐元直与陆伯言在旁,江陵又有文聘将军坐镇,想来定万无一失。且日后兵出襄阳,当可对曹魏产生巨大的威胁。”
诸葛亮亦道:“子寒所言不差。而且王上若能与东吴联合,请其兵出合肥,进取扬州,而王上再使一大军出祁山,尽图雍凉之地,直逼长安。如此,曹魏首尾不能兼顾,必失大片土地,王上再好生经营一番,便有了与曹魏相抗衡之本。”
刘备闻言大喜,问薛冰道:“伯言原为何职?现于二弟手下充何位?”
薛冰道:“陆伯言于江东时,任屯田督尉。此时于关将军帐下却未领任何职位。”
刘备一听,便知关羽之意,乃是要自己亲自封一官位于陆逊,遂道:“且叫陆逊任辅国将军,于荆州辅助我二弟。待日后立功,再行升调。”随后想起此居然在东吴只是任一屯田官,遂笑道:“不想孙权竟然如此识人不明,此等人才,却任一区区屯田督尉。”
诸葛亮听了,将事记下,那任命之事,回头还需要他这个军师去办。而此时却道:“不过,主公欲北伐,还当以按陆伯言之言,先定南蛮!”
第一第四十八章 忧患 1
薛冰只与刘备谈了些陆逊的事便告退,离了王府径直回了自己的府邸。原因无他,只因张飞取出了关羽的书信。那刘备一瞧关羽的信件,莫说南蛮了,便是北伐这等大事,却也顾不上了。诸葛亮与薛冰一瞧见这般景象,知现在便是说什么正事,刘备也处理不了,遂先后告退,从王府中退了出来,出来之后,二人随便扯了几句,便各回各家。而且二人住的不在一处。自然也就无法同行,各自施了礼,道了别,便分开了。
到得家中,却发现孙尚香倒在榻上睡的正熟,向下人询问了下,两个娃娃奔波了这些日子,也是累了,如今也已经睡着。屏退左右,便合衣躺在了榻上,脑袋里却在寻思着南方的事。
如今两川全定,又经过这大半年的休养生息,却是已经稳定了下来,相信只要继续以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拥有足够的实力北进。不过,如果这般稳定的发展,南方的蛮族绝对不敢于此时造反。毕竟刘备手下兵强马壮,又有许多名将在旁,若此时造反,大军可以直接杀到南中去。
那些个蛮族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想不到这一点。所以现在这种平静情况下,造反,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仰躺在榻上,空闲下来的手不停的以手指敲击着榻面,好像弹钢琴一般,很有节奏,当然,这些都是无意识的行为,薛冰现在一脑袋疼痛的念道着:“孟获!孟获!孟获……”
南蛮造反,带头的正是孟获,不过那个时候孟获的威名甚重,南蛮中人,无不敬服,是以降伏了孟获,也就等于降伏了南蛮。不过,孟获造反时,当在十多年后,那时孟获已是三十多,或者四十来岁,正值盛年。而此时的孟获,怕是还没有日后的那种威望。那么,如果南蛮造反,当是何人带头?这人的威望又是否足以压住整个蛮族?……
恍惚间。薛冰好象见到周围无数裸着上身,持着盾牌的蛮人围了上来,自己一挥血龙戟,轻松地砍死一片,而后一大汉也被自己一戟斩杀。刘军大胜,正欲班师回川之时,突又有数支大军杀至,口上大呼:“杀我一帐前小将。便如此嚣张?”说罢,一摆手上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