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3/4 页)
加难了。
如果青泥隘口未取下,那就等于给曹操留了个门,曹军完全可以兵发宛城,然后过此关而增援雍州。那样的话,以为关上了大门准备扫荡曹兵的刘备军,将面临曹操数十万大军的扫荡。而且在平原上,随着战事的深入,两方兵马纠缠在一起,那个时候便是想抽身退出战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薛冰见众人齐齐向自己望来,遂长出了一口气,言道:“青泥隘口并非不取,只是川军方向已经再无余力。大军出祁山,汉中兵马还不能动,准备随时出斜谷,另外还要分出部分精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可以说,川中兵马已经尽数被派上了战场,而且每一处都是重中之重,已经再无余力去取青泥隘口了。”
刘备脸色变的很难看,眼睛在地图上来回的巡视,发觉确实不好挤出兵马去攻击青泥隘口。而且最重要的是,想要轻松地压下此关,最好是趁其无备时,长安丢失的消息还未泄露出去之前发动突袭。但是奇袭长安地兵马一共就只有三千,夺了长安后起码要留下千余兵马驻守,剩下的去攻打潼关都嫌少,哪还能分兵去打青泥隘口?
抬头向薛冰望去,正欲发问,突然见诸葛亮一副了然的样子笑了笑,遂道:“军师可是瞧出了什么?”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答道:“以亮瞧来,子寒所言无差,川中军力,却是已无余力矣!”
刘备哪知诸葛亮瞅了半天,居然弄出这么一句,只是他又见诸葛亮一副胸有成竹之态,明显是想到了破解此破绽之法,当下只得于心下苦笑,言道:“军师若有妙计,还请快快讲来。”
只听诸葛亮道:“王上可是忘了,子寒最先时曾言,须三路并进,相互配合,才得以成全功?”
薛冰在旁瞧着,突然听诸葛亮说出这句话,心下微凉,暗道:“看来诸葛亮已经瞧出我这套战略的重点了。到底是被称为最接近妖精的人物,这么快就猜了出来。”
只听诸葛亮笑着道:“若我所猜不错,子寒此战略,绝不只是川中这一路兵马,乃是将荆州的关将军,甚至连东吴的兵马都一并算了进去。却是将三路兵马,当作一路来用,当真是三路并进,相互配合,以成全功!”
刘备闻言一愣,厅中其他人也是一脸疑惑,只有庞统突然道:“三路配合,想来这青泥隘口,却是要着落在关将军身上了!子寒定的好计策,真是够大胆啊!”
第一第九十一章 北伐之计(4)
刘备望了望地图,见荆州到青泥隘口距离甚远不说,路上还有宛城这个军事重镇横在那里。若由关羽引军攻青泥隘口,这宛城就必须先打下来。但是如果拿下了宛城,那青泥隘口也就没了拿下的必要了。
抬头望向左右几人,只见诸葛亮与庞统皆是点着头,然后目光在地图上来回的巡视,而薛冰依旧恭敬的立在一旁,望着自己。刘备见了,忙问道:“子寒可否为孤详细道来?”
薛冰点了点头,接着道:“末将先前曾言,须得三路齐进,才可取全功。这不仅是说要三路兵马齐齐出兵,列是要求三路兵马在战略上相互配合,互相响应,以此盛补彼不足。若已不足由彼来助。如此一来,三路兵马再无破绽,自然攻无不克。”
说到此处,以手指青泥隘口道:“便如这青泥隘口,以川中兵马,无余力再行取之,然此处之重,却是非取不可。如此一来,便需要由外两路军来相助。东吴兵马太远,只能以为牵制;相比之下,荆州的关羽将军引军取此处更容易一些。而且,三路并进,关将军的兵马需要出襄阳,夺樊城,直逼宛城。在基本的军事行动方向上,也不存在(wap;;Cn更新最快)冲突的问题。这么一来,只需要请关将军大军逼住宛城,使曹兵不能从此过,则青泥隘口将不得援助,再请关将军亲自引大军与宛城对峙,另着一将,引部分兵马轻骑取青泥隘口,只要在曹操大军到达宛城之前拿下此关,则雍州东门无虑矣。这么一来,在时间上是完全来得及的。”
一边说着,手指不停的按照自己所言,在地图上来回的滑动,特他将话说完,刘备也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里再一寻思,只觉得此法确实可行,遂笑着以手轻抚额下短须,对两大军师言道:“二位军师瞧此法可行否?”
诸葛亮眯着眼,摇了摇扇子。寻思了一阵才道:“子寒此法,确是可行。而且如此一来,雍州东门已关,曹操大军不得过;宛城处虽不能取,但是兵马尽数被关羽将军牵制在此处,动弹不得。毕竟若宛城失,则关将军大军便直逼许昌矣;东线还有东吴兵马以为牵制。以周瑜之才,曹操定不敢掉以轻心,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