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页)
当下也不说别的什么了,把玉簪花的花骨朵都接了下来,然后把钱数给了何三好,把人送出了门。毕竟,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大部分人家都已经入睡了,要是是在城里的话,这个点,早就已经开始宵禁了。
何三好走后,阿黛两姐妹却没有立马睡觉,而是赶紧动手把之前准备好的粉末往玉簪花的花骨朵里面塞,做成玉簪花棒。养在瓷盒里面。
阿墨因为身体不好,神经有些衰弱。本来就觉少,而阿黛在穿越过来前。早就习惯了不到十二点不睡觉的习惯,这个点儿,两姐妹也都没有觉得困倦。
第二天,又是赶集日,阿黛听着阿墨交代了一番,便走了。到了镇子上,刚摆上摊子,便听到云姑说温大海的酒楼开张了。
“那牌匾,据说还是乔公子亲手写的呢!叫什么。呃,稻香楼,看着还挺气派的!请的那个厨子也不错,是从李老板那里挖过去的大厨呢!”
李老板也是开酒楼的,他的来客酒楼比温大海的稻香楼还要大,也不知道温大海是怎么从他那里挖走大厨的。
“今天开张吗?”阿黛问道。
云姑点点头,絮絮叨叨:“可不是!哎,要说这温大海啊,平日里挺喜欢照顾人的。我这小面摊也遇到过几次麻烦,多亏了他。要不是因为要出摊,我家李大也应该去给他捧个场呢!”
听了这话,阿黛心里想着。就冲着以前温大海帮她们姐妹,她也应该去捧个场的。可又想到那些烦心事,还是离温大海远远的比较好。免得别人又编排些什么话出来。
云姑又道:“不过,以温大海的人缘。咱们去不去完全不重要,去捧场的人多得是!”
阿黛忽然想起上次钱婆子来的时候说的话题。不由得问道:“那丧葬铺盘出去了?”
“咦?”云姑诧异了一下,“你不知道啊!那你龙神节的天笼是在哪里买的?”
阿黛对这话有些莫名其妙的,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龙神节之前,我忘了买天笼,是蒲老爹帮忙买回来的啊!”
“那就难怪了!”云姑点头,“早几天之前,棺材铺的许麻子就把温大海的那丧葬铺给盘下来了。也不算是盘下来,就是租下来了,每个月交点钱。要说这许麻子啊,这次可算是占了大便宜了!”
“这怎么说?”阿黛记得,这白石镇就一家棺材铺一家丧葬铺来着。
云姑道:“许麻子那棺材铺只卖棺材和寿衣,这平日里好好的大家谁会去光顾啊!倒是温大海这丧葬铺,逢年过节谁不来买些玩意儿拿回去烧!这下好了,许麻子盘了去,这一块算是他全占完了!”
这倒是!阿黛点头,然后笑道:“还不是没人肯盘!”她还记得上次钱婆子问李大要不要盘下来的。
云姑也点头:“这话也没说错,该他挣这些钱。”
云姑又道:“今年是个丰收年呢!我们这次回村里老家,那叫一个热闹呢!这一年到头啊,除了过年,也就这三天最热闹了!”
于是,关于稻香楼的话题,便顺理成章的歪到龙神节上面去了。
嘴里跟云姑聊着龙神节的趣事,阿黛心里却想着,要不要买个什么送到稻香楼,当做是开张贺礼。撇开上次的谣言不说,这温大海确实是帮了她们姐妹蛮多忙的。
但到底还是有些犹豫。不过她这犹豫也没有犹豫多久,到了下午的时候,便听到大家传开了,那新开的稻香楼的老板有些憨傻,人家都说开张大吉,你说这第一天开店,来捧场的人那么多,中午又正是吃饭的高峰期,温大海他居然在正中午把店给关了!
这关店的理由让云姑升起了一股八卦的强烈**:东家有喜!
要不是知道温大海现在还是单身,还以为他媳妇儿给他生大胖小子了呢!
阿黛又想起上次钱婆子说的,这温大海之所以把丧葬铺盘出去,改开酒楼,完全是因为看上一个姑娘。听着东家有喜那四个字,阿黛心里不由得猜测了一下,难道是那姑娘同意嫁给他了?不过也没有多想,正好不用再纠结要不要给稻香楼送贺礼的事情。
等到下午收了摊,阿黛照例把没卖完的东西拿到巧巧婆家去存着。本来之前是放一次20个钱,但阿黛也不是没次都去放的,便跟巧巧婆婆说好了,干脆按月算,一个月150个钱。倒也方便。
然后便买了些猪肉、绿豆、红枣等滋补的东西,背着往家走。
走到村口的时候,却见到那大柳树下放着一个绑了红布的大胆子,却没有见到挑担子的人,不由得诧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