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子而起,是一首《倾城》,此曲之意有多种,有人解释为倾城女子容颜无双,有人解释为对情人一见倾城。
吴心此时吹奏此曲,意欲是何,大家都已心知肚明。
曲毕,皇帝拍起了掌,自然大家也都跟着一起鼓掌起来。
相比之前佳丽的表演,吴心的萧声,的确与众不同,曲子也悠扬悦耳,似乎是情人间的诉说一般,但不会太过华丽,也正符合了她的心性中的淡两字。
染青却是暗暗为她喝彩的,对爱情忠贞,不畏强权,当是一个好女子,宁飞扬能娶到她,是他的福气。难怪宁飞扬那眼中的情意,就算沉稳如他,也遮掩不去。
看不出皇后的喜怒,称赞了几句后,就由下一位佳丽开始表演。
而吴心这一组,自然毫无悬念的,她被评为了第一名。
染青有注意到,宁若双回头向这边看了一眼,浅笑嫣然,不知何意。
姑且理解为对吴心不服气吧,毕竟宁若双只不过十六岁,少女好强心性总还在。尽管这个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是她亲大哥的妻子,但在当下,她却有了与吴心一决高下的念头。
一共就是二十五位佳丽,尽管染青再不想到人前进行那所谓的才艺表演,尤其是在那人出现之后,可是终究还是轮到了她。
在她们这一组开始的时候,皇帝已经发话了:“是不是朕来了,让大家觉得拘束呢?”
话没挑明,但也等于是直接斥责了她们的表演,没有新意,没有精彩之处。
故而皇后娘娘的声音也有了些冷意:“今晚各位佳丽的才艺都很精湛,还望这最后一组,能够有更加出彩的表演,莫让皇上和本宫失望。”
此话一出,众人色变。随后上场的千金视线也不敢多瞟,只战战兢兢地演绎自己的才艺,完了恭敬退下,但是皇后的神色却是越来越冷,显见很不满意这后两场的表演。
到了染青的时候,她本就无意这中秋宴其真正的含义,故而就算皇后娘娘脸色不好,她也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上前丹书一手。
在主持宫女报她才艺名字时,她的余光有注意到大夫人和宁若双脸上一闪而过的讽刺。
在她们觉得,她一介歌姬的女儿,长居后院,从小到大也未曾请过教习先生,若是学她娘高歌一首,或者抚琴一曲,可能还能糊弄的过去。
现在说写字,定然是要出丑的。
染青也不在意她们的轻看,只是蘸了黑墨,就此在宣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若说最让她无法容忍的,可能还是旁边某人的视线,一直停留在她脸上,令她觉得如芒在刺。昨日,或许温若,今日,却觉刺目难忍。
一旁的琴师,很会渲染气氛,在这种以静为主的演绎里,他们会自行谱上一曲,让大家不会觉得单调枯燥。
染青写得很快,一排字已经赫然就在纸页上。
当笔放下之时,立即有人取过宣纸,呈上到皇帝跟前。
皇帝眼睛一亮,先被细细小小的字体吸引了目光,接着仔细阅览那些字,看到末尾处,竟忍不住轻声低吟。
接着把这幅字传给了皇后,脸上却是已经笑开了:“妙极妙极!此书笔力轻盈,结构严谨而疏爽,墨采飞动,精丽妍美而又自然流便,大有外柔内刚之气。此等笔法在女子中真是少见,更精彩的是那首似诗非诗的句子,点到中秋之意,真是妙!这是哪家的千金?”
染青心中暗惊,还没回答,皇后已经在侧细语:“宁染青是宁丞相家的三小姐。”
正文卷 34。谁的心机?
皇帝眉眼里都是赞意,摸着胡子点点头道:“不错,宁相真是教女有方,有若双这等精妙绝伦的歌舞,又有染青这般的才,可谓是采兼备啊。”
那一副字从皇帝到皇后,再传到皇子们手中,然后皇帝提议由宫女高声阅读出来,让在座之人都可鉴赏。
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勾;
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
人隔千里月悠悠,向君遥问几番愁?
月色蒙蒙夜未尽,周遭繁华依旧;
四处宫灯光如昼,各方佳丽争芳华;
才子佳人坐两旁,高座之上凤与凰;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的确,若说诗句,并不工整,但在皇帝已经大声称赞这字这句后,定然无人再敢有非议。相应的掌声,更为热烈。
染青有些啼笑皆非,她本不想出彩,故而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