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后她祸乱天下第30章 > 第215章 统一南方

第215章 统一南方(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狼人杀,天梯榜之战我在甄嬛传里奋斗快穿:我带四哥畅游小世界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坝植树假如李莲花可能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峡谷之兔身逆袭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举世震惊,反叛者八号出现!小马宝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穿越三国做将军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那么广州城的胡商为什么要收留唐朝余孽呢?

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想扶持唐朝余孽分裂岭南地区,与黄巢政权进行对立。

至于为什么嘛,也非常简单——海上丝绸之路已经逐渐被齐商控制了!

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先民已经使用平底小舟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从事海上渔业生产,并形成了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直至东南亚的黄金通道。

秦代统一岭南后,岭南地区发展迅速,番禺地区拥有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造船业,主要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徐闻(今徐闻),南越国已能制造 25-30 吨的木楼船,并与海外有了相当的交往。

西汉时期,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凭借海路拓宽了海贸规模,“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东汉时期,中国商人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运送丝绸、瓷器经海路由马六甲经苏门答腊来到印度,并且采购香料、染料运回中国,印度商人再把丝绸、瓷器经过红海运往埃及的开罗港或经波斯湾进入两河流域到达安条克,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存在两条航线:

东海航线:也叫“东方海上丝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直至东南亚的黄金通道。

唐代,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的中韩日海上贸易逐渐兴起。

宋代,宁波成为中韩日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

南海航线: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

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

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南海丝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唐末,随着唐朝的衰弱,南海航线逐渐被来自西方的胡商控制,他们在海上东西方贸易之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是随着淄州的崛起,特别是登州造船业的发展,齐商逐渐把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都控制了,齐商的足迹遍布亚非拉广大地区,最远甚至到达了地中海地区。

这大大压缩了胡商的生存空间,使得“中间商赚差价”这个生意越来越做不下去了。

所以他们就想扶持唐朝余孽在岭南地区重建大唐,来与黄巢政权分庭抗礼,重新控制南海航线。

这就是他们收留唐朝余孽的原因。

事实上早在含元殿政变发生之前,李唐皇室就已经与广州胡商建立了联系。

原本李唐皇室就是把广州作为退路的,这与广州胡商的谋划一拍即合。

于是就在黄巢进长安之后,郓王李漼(历史上的唐懿宗)就以省亲为由去了福建(唐文宗的皇后萧氏是福建人)。

在含元殿政变之后他就逃到了广州,受到了的广州节度使李从易的庇护。

李从易是唐宗室后裔,李宪的曾孙。

穆宗长庆年间,任宗正寺丞。

文宗大和七年,自左金吾卫将军为桂管观察使。

大和九年,迁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

他受到广州胡商的支持,决定在广州复辟唐朝,拥立郓王李漼为帝,对抗黄巢。

而世家大族的残余势力也陆续向岭南地区集结,准备割据岭南,再造大唐。

虽然黄巢取代唐朝走的是先经济统一,再政治统一,最后军事统一的道路。

但是事实上就在黄巢登基之后,华夏也没有完成事实上的统一。

广大岭南地区和江南地区还残存着不少不服黄巢的割据势力,其中就以岭南地区为主。

特别是在淄州军基本消灭了山东士族之后,南方士族开始报抱团取暖。

虽然他们慑于淄州军强大的武力没有公开造反,但是一旦让李漼在广州站稳了脚跟,把唐朝的大旗重新立了起来。

那么黄巢努力争取的避免内战的计划就会彻底破产,到时候富庶的江南地区就会打成白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黄巢除了整顿国内就不用干别的了。

目录
星际修仙生活倾世毒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