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和自行车也不能带,并对重病号做了妥善安置。为了保密,各级领导和单位都用地名或数字做代号。为了抢时间,部队把做好的棉衣壳子发给战士,让他们自己套;排级以上的羊皮大衣也提前发下去,许多人忙着打草鞋。
果然,日军首先对沂蒙山区周围的鲁中泰山区,鲁南郯城、马头进行疯狂“扫荡”。一百多个村庄被烧光,整个泰山区损失党员二千多名。大批群众被杀害,还有大批群众被抓往东北做劳工,仅莱芜区即被抓走七百多人。随后,日军对临沂根据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并占领了临沂的全部根据地。
大批日军向沂蒙及其周围地区集结,山东日军最高指挥机关第十二军司令部及第17师团主力、第33师团一部拥进临沂,把临沂城挤得水泄不通。
1941年11月2日,山东军政委员会召开会议,具体研究反“扫荡”的计划和部署。
11月3日,日伪军5万余人开始向山东分局、山东军政委员会、山东战工会、第115师和山东纵队等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扫荡”。敌人将这次“扫荡”视为在山东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的重大军事行动,并做了严密部署。
此时,山东分局、第115师部驻青驼寺一带;山东纵队机关驻马牧池;山东纵队第一旅在沂水蒙阴公路以北抗击顽军的进攻,第二旅在滨海南部;抗大和蒙山支队分别在蒙山的中西部和东部活动。
虽然战争就意味着死亡,部队机关人员也有了思想准备,但当死亡一下子跳到眼前时,他们中许多人还是被重重地击了一下,尤其像苏伟这样的年轻女孩。
打扫战场的同志给苏伟带回一只红草鞋(1)
抗大一分校在莒南县驻防半年之后,此时奉命转移到费县北部的东蒙山一带。
文工团主任袁成隆按校部命令,将病号和小宣传队留在校部,一部分年轻力壮的同志,充实到第一、二、三大队去当文化教员和指导员,跟着部队一块战斗。
“我要求到大队去战斗!”石峰一看没有自己的名字,急了,他向袁主任提出请求。
“你的腿有伤,你就跟着小宣传队随校部一起行动吧。”袁成隆对每个成员的情况心里有数。1940年反扫荡时,石峰的右腿被日寇的九二式重机枪打穿了三个洞,现在还没好利索。
“不行,我一定要下到大队参加战斗,请主任考虑我的请求。”石峰上前线的态度非常坚定。
“你要是不愿意留在校部,就跟我们大家一起到布袋裕各村,发动群众游击小组,配合各大队的战斗也是战斗啊!”袁主任特别喜欢这个小诗人,出于对他的具体情况的考虑,袁主任继续挽留石峰。
“我要亲自找小鬼子算账!”石峰请求上前线的愿望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激愤。他的腿被打出三个洞,因此,他对日军的入骨仇恨简直是咬牙切齿。
苏伟得知石峰主动请缨下部队的事情,满怀伤感。也出于关心石峰的身体,她劝石峰:“你最好这次不要显得那么勇敢,你大腿上不是被打了三个洞吗?还是彻底养好身体再去战斗。”
石峰当然明白苏伟心里在想什么。从山西演到山东,从《军民合作》中他演沈老爹,苏伟扮演女儿春燕,他们一直那么要好,那么愉快。他对这个女孩的感情很复杂,他很想陪她在一起,可敌人打到家门口了,作为真正的男子汉,不站出来就等于怕死,“大丈夫战死沙场,以革裹尸,幸也。”所以他应该上战场。
石峰甩给苏伟的也是那句话:“让我亲自去找小鬼子算账吧!”
苏伟眼里蓄满了泪水,请求他:“你还是不要去吧,到大队去很危险的。”
石峰决心已定,无意反悔。
临走前,石峰送给苏伟一只红布袋,里面装着三颗九二式重机枪子弹片,那是从他的腿上取出来的。
“送给你,当个纪念品吧。”石峰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站在雪地里,微笑地看着与他心心相印的女孩。
苏伟接过红布袋,幽幽地说:“我会保存好它的。你放心去吧。”
苏伟也送给石峰一件礼物:一双红草鞋。那是苏伟把自己身上穿的红毛衣拆了,连夜给他打成的一双红色的毛线草鞋。
石峰背着红草鞋走了,他和刘知侠、王杰等人充实到第五战斗大队去了。
此时,抗大接受了一个艰巨而又特殊的战斗任务:跟着周纯全校长在山头转,照常进行军事操练,迷惑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