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鏖战了三天三夜,全团死了六百人了……他要是死了,我怎么向宋司令交代啊!
血浆很快用完了。汪亦适说,输血不能停止!
王辉昆把胳膊一捋说,抽我的,我血多。
汪亦适说,首长,请您离开这里,不要妨碍我们抢救。
王辉昆说,我不说话了,但是请你用我的血。
汪亦适说,首长,您的血型不对。请您离开这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面八方 第五章(10)
王辉昆说,我是他的师长,我和他的血是一样的,都是红的。
汪亦适不再理睬王辉昆,指挥助手和护士边输血边做手术。程先觉摊着血淋淋的双手大喊,A型;第二输血队上。
这一次,汪亦适从马到成的身上共取出六枚弹头弹片,有一颗子弹打穿了马到成的腹腔,肠子都断了,也被汪亦适缝合了。
马到成后来没有死。在705救护所经过紧急处理之后,被送往兵团医院,终于在四天后恢复了神志。
04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兵团卫生部的一名副部长亲自来到705医疗队,对柴效锋和肖卓然说,你们705医疗队简直创造了奇迹,像马到成这样的伤势,基本上没有救了,动脉血管都被打断了,血压已经降到了最低,浑身就像个马蜂窝似的,到处都是窟窿,居然让你们的医生给救活了。请你们把这个医生请来,我要看看他那双手。
后来就把汪亦适叫了过来。副部长一看汪亦适,吃了一惊说,啊,这么年轻,我还以为是一个老医生呢!
肖卓然在一旁说,汪亦适原先是国民党军队医科学校的高才生,是皖西城著名的“排雷大王”,做外科手术有好几百例了。
副部长说,我们的战地医生,做几百例外伤手术的并不罕见,罕见的是把手术做得这样天衣无缝。到了野战医院,基本上没有进行二次三次处理,简直是艺术。
汪亦适说,其实我也没有把握,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就成功了。
副部长哈哈大笑说,好啊,死马当活马医,还就医活了。
跟副部长一起来的还有志愿军报社的记者,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小伙子,留下来认真地采访了汪亦适,问了很多问题。汪亦适说,其实很简单,我是个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遇到一个危重伤员,把他治好了,也是我的责任。
记者说,你原先是国民党的医生,救治共产党的伤员,这么用心用力,是不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起作用?
汪亦适说,我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我就是个医生。
记者说,但你是从国民党军队投诚过来的,从国民党军医到志愿军军医,总是有个思想转变的过程。
汪亦适说,我不是投诚过来的。投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被动的,我是主动要起义的。
记者说,你为什么要起义?是因为顺应潮流吗?
汪亦适回答说,我不喜欢国民党,仅此而已。
记者说,国民党是腐朽的,而你没有腐朽,出污泥而不染,你积极投身到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行动当中,这本身就说明了,你的思想已经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
汪亦适说,我没有想那么多。但是,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行动,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保家卫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天经地义的。
采访结束了,这位记者又同汪亦适聊了一会儿。记者说,现在国内已经开始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了。记者问汪亦适家庭是什么成分,汪亦适答不上来。记者说,你家有没有土地?汪亦适想了想说,大约有几十亩土地。记者又问有没有财产,汪亦适说,多少应该是有一点的,我们家是药材商。记者说,那你家就是地主了,地主的土地和财产有很大一部分要分给贫下中农,你是怎么想的?汪亦适说,没有想过,我觉得土地和金钱都是身外之物,没有不行,多了无益。不过,我们家的财产,都是祖祖辈辈靠血汗积攒下来的,不是靠巧取豪夺。难道这样来的财富也要分给贫下中农?
四面八方 第五章(11)
记者说,我们共产党的政策是耕者有其田,土地就那么多,你们有钱人占多了,穷人就少了,社会就不公平了。
汪亦适当时没有吭气。记者走后,他有几天都是心事重重的。他不是可惜他家的那些财产,他担心的是他的父亲汪尹更能不能认清形势,会不会心甘情愿地把土地和财产交出去。万一老人家想不通,跟新政权对抗,那就是螳臂当车了。他很想写封信回家,但是转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