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鹤立鸡群(第1/4 页)
“鹤立鸡群”乃是汉语中的一则源远流长且寓意深刻的成语,它最早源自东晋时期戴逵所着的《竹林七贤论》一书。
此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场景:宛如一只仙鹤亭亭玉立于鸡群之中。其含义在于将某个人的仪表风度或者才华能力与周边众人相比较时,展现出格外显着和引人瞩目的特质,仿佛那只独树一帜的仙鹤般脱颖而出。
从语法结构上来看,“鹤立鸡群”属于主谓式短语。在具体运用到语句当中时,可以充当多种成分,例如作为宾语来表达核心对象的独特性;也能够以定语形式修饰主语,进一步凸显其与众不同之处;甚至还可以用作状语,生动地描述主体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来的超群表现。同时,该成语通常蕴含着积极向上的褒义色彩,用以赞美那些具备非凡品质和卓越才能的人物。
成语出处
“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1
后人据此典故提炼出“鹤立鸡群”这则成语。1
成语典故
嵇康,表字叔夜,乃是三国时期谯郡铚地(也就是现今安徽宿县西南部)人士。他身处于魏晋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仅是一位深邃的思想家,更是文采斐然的文学家以及造诣极高的音乐家。
曹魏正始年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几位名士时常相聚于当时的山阳县(即如今河南修武周边地区)那片清幽的竹林之下。他们在此纵情饮酒,放声高歌,高谈阔论玄学之道,这般洒脱不羁的行径使得世人将他们合称为“竹林七贤”。
然而,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面前,众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和选择。嵇康、阮籍以及刘伶三人对于掌控着朝政大权的司马氏集团始终秉持着坚决不合作的态度;反观山涛、王戎等人,则陆续投身于司马氏麾下,并凭借自身才华得以历任要职,最终成为了司马氏政权的心腹重臣。
只可惜,天妒英才,正直高洁的嵇康后来竟遭到奸人的构陷污蔑,最终惨死于司马昭之手。据史书详细记载,嵇康本人堪称一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他身形高挑修长,仪表堂堂且举止优雅飘逸,仿佛仙人下凡般令人瞩目。
此外,嵇康还有一个儿子,名为嵇绍,表字延祖。此子亦是生得一副好相貌,体态魁梧伟岸,面容俊秀聪颖。当他置身于熙攘人群之中时,其出众的容貌和气度瞬间便能脱颖而出,远远胜过周围的普通人。恰似一只身姿挺拔的高傲野鹤独立于一群平凡的土鸡之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卓尔不凡。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他对晋惠帝忠心耿耿。
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嵇绍并没有逃避,而是奋不顾身地奔进宫里去护驾。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但是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表,为之感动,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
不久,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跟随晋惠帝。晋惠帝的车队在荡阴被成都王司马颖的部队团团包当他缓缓步入那熙攘喧闹、人潮涌动的街头巷尾之时,就如同夜空中最璀璨耀眼的星辰坠落凡尘一般,其出众绝伦的容貌与超凡脱俗的气度刹那间便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他那高挑挺拔的身姿,仿佛是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傲然屹立;又恰似一只高贵优雅、姿态万千的野鹤,卓然独立于一群相貌平平、举止粗俗的土鸡中间,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却又格外引人注目,令人不禁为之侧目,心生敬仰之情。
时光回溯至晋惠帝时期,嵇绍因其才华横溢、品行高洁而获任侍中之职。自入朝为官以来,他始终对晋惠帝忠心不二,全心全意地侍奉在君主身旁,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之心。
某一日,都城之内突然风云变色,一场惊心动魄的变乱骤然爆发,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面对这危急万分的局势,许多人选择明哲保身,仓皇出逃以求自保,但嵇绍却毫无畏惧之色,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向着皇宫飞奔而去,决心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晋惠帝的安全。
就在他即将抵达宫门口之际,负责守卫宫门的侍卫们早已如临大敌,他们紧张地张弓搭箭,瞄准了这个正疾速靠近的身影。然而,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侍卫官不经意间瞥见了嵇绍那张正气凛然、坚毅无畏的面庞以及他那沉稳坚定的步伐。刹那间,侍卫官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之情,他深知眼前之人乃是忠义之士,绝非敌人。于是,他急忙挥手示意手下的侍卫停止射击,并一个箭步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