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页)
得圣宠,特别是在献上了一位新的美人之后,一时风光无两。更为夸张的是,不知从哪个角落里传出的消息,竟说皇帝有另立储君的打算。
一时之间朝野暗流涌动不断。
那太子倒还是个撑得住场面的,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可任谁都知道,这不是长久之策。太子迟早是要动的,只是主动或被逼无奈那就是天壤之别了。
原本张启山原本就是被皇帝安排辅佐太子的。无论他本人意愿如何,他身上的太子党烙印不可能被除掉。
可数月前张启山却被一道圣旨派去泉州镇压什么海盗,给的还是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守备军。经过几次围剿,却没起到什么太多的作用。那群贼人狡猾的紧,完全把自己拆散混入普通海上作业的渔人中。而奇怪的是,数次精心策划的包抄竟都被识破。
其中最让人瞠目的却是在吴邪起床前不久,朝廷接到的消息。那群海盗不知如何得知了守备军的换防,趁夜袭击。
张启山失踪,生死未明。
这是最后呈上朝堂的军情。皇帝震怒,甚至提前退了朝。
而更为精确的消息却是从黑市上传出来的。
毕竟吴邪大闹新月阁的事虽引起了很大的浪潮,但对眼明的人来说,最关注的还是那个被拍卖的私印。连从不离身的私印都被人卖到了京都,那张启山本人现在的情况怕是不会太乐观。
这些都是陆陆续续从黑瞎子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当然,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就是黑瞎子自己着人传出去的。
对于张启山这一步吴邪听完胖子所说的京都的形式也算是有了些许的了解。
若不是昨夜张海客来报信,对张启山情况一无所知的张起灵若是收到这个消息怕是也难以再平静下去。
至于,对那些不明真相的京都官员们来说,这怕是另一个讯号。张启山手中握着的可是十成的精锐,之前袭太师一众一直不敢轻举妄动也是在忌惮着他手头的军队。
如今张启山一有不测,太子就相当于废去了左膀右臂,自诩具有远见的墙头草们也开始纷纷行动了起来。近日明里暗里的,太师府访客络绎不绝。
吴邪听够了各类传闻,也饿了。随意弄了点吃的,把自己倒腾了一番,决定去自己的新铺子瞧瞧。
张起灵自然是跟着的,今时不同往日,吴邪现在算是彻底的暴露在了人前。虽然说理论上现在碍于吴邪身后的那一串子东西,有人动他也不会那么容易,可是小心点总是好的,不然走在路上的被人罩了麻袋就哭都没地方去了。
胖子说扯了这么久的蛋,自己酒楼那边还有事就不陪两人去了。
天作证,吴邪肯定胖子之前想说的是小两口,只是说到一半硬生生的改了回去。
最后的结果就是吴邪和张起灵在马车上独处时,整个人都不好意思往张起灵那边瞟。
吴邪的这些个别扭自然被张起灵看在眼里。
他没有挑明,是因为他自己也有着不确定的东西。
按理说,他最擅长的事就是观察,可是当那些再熟练不过的手段放在吴邪身上却怎么都不对。
他在和吴邪重逢之前从未考虑过其他,哪怕是重逢之后,他所想的也不过是做自己能做的事罢了。
这其中或许是有着对当年未能保住吴邪的遗憾的一个固执的延续。
就像吴邪记忆中早就浅淡了的张起灵的少年身影一般,对张起灵来说,一直以来支撑着他变强大的动力始终都是不愿再有当时那种无力得钝痛感,而那个源头却也是慢慢的被模糊在时光中。
后来一路走来,越发鲜明的只有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一样的爱逞能,还是一样的倔。后来他才发现,不是记忆里的吴邪变淡了,而是除去了那些浮华的幻想,他所记得,所保留的一直都是吴邪打动过他的那一部分本质。
而这些,在这些天的相处中一点一点变得更加鲜活和丰满。
一如吴邪这个人所呈现的东西,矛盾和和谐相互交错融合,却无比熨帖。
知情者 3
3。
对于张起灵来说,这十年中遇到的最多的人无非两类,死人,路人。
像吴邪这样复杂的存在算是一个十足的意外。
或许吴邪于张起灵更像是一个随手种下树苗的人。然后,在长大之后的粗壮树冠下小憩。
这个比喻或许有些奇怪,但对张起灵来说似乎找不到比之更为合适的东西去描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