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代州遭劫(第1/2 页)
代州城内,静塞军都指挥使毕仲游满脸凝重。几日前代州知州受武植军令前往太原府,因此他暂代知州之职,掌管代州城的治安。值此辽国兴兵犯境之际,毕仲游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压力如山。
他脸色凝重地在军帐内踱步,轻叹一声,突然停下脚步,神色忧虑地对着身边几位静塞军将校开口说道:“也不知知州大人何时才能归来?还有那太原府里的诸位大人,到底有没有收到辽国犯境的消息?”
“这代州城虽说城墙还算坚固,可城中现有的兵马也就一万余人,一旦遭遇辽国大军进攻,怕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呐。”
说罢,毕仲游又坐回案前,紧盯着桌上的代州城防图,手指不自觉地在几个关键位置轻轻敲击着。
正在他暗自沉思时,殿外传来一名将士惊慌失措的呼喊:“将军,不好了!城外出状况了!”
毕仲游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打断了思路,瞬间眉头紧皱,猛地抬起头来,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身旁的几个静塞军将校也霍然起身,怒目而视,对着那将士声喝道:“何事如此惊慌?还不速速道来!”
“知州大人,知州大人他……”那将士面露悲愤,嗫嚅着。
“到底怎么了?快说!”毕仲游瞬间厉声喝道。
“知州大人被辽军杀害了,人头现挂在城门下辽军大营中。”将士脱口而出,眼眶泛红,帐内众人皆惊,一时死寂。
“什么!”毕仲游听闻将士所言,顿感两眼一黑,身子晃了几晃,差点晕倒在地。
代州知州与他同朝为官多年,情谊匪浅,在这代州城相互扶持也已十余载,没想到如今竟遭辽军毒手。
他强忍着心中悲痛,对周围将校喊道:“速速随我去城墙!”
不一会儿,毕仲游便带着静塞军将校们登上城墙,望向下方辽军大营,只见那营帐外,一颗人头高悬在旗杆之上,正是代州知州。
“好贼子!本将定不饶他们!来人,打开城门,随我冲出去,抢回知州大人的首级!”毕仲游满脸悲愤,双眼通红,额上青筋暴起,对着周边将校大声喝道,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握刀的手也因用力而指节泛白。
周边的将校闻言,顿时大惊失色,慌忙阻拦道:“将军,万万不可啊!现今代州城内仅有一万兵马,绝非辽军敌手。坚守城池,尚有等待援兵之机;若打开城门,正中辽贼奸计,一旦城破,代州必将落入敌手!”众将校心急如焚,纷纷劝解。
毕仲游听着将校们的声声劝解,目光再次投向城墙下辽军大营中那高悬的代州知州首级,只觉怒火攻心,气血翻涌。
突然,他“噗”地一声,一口鲜血夺口而出,身体晃了几晃,眼前一黑,便直直地向后倒去,晕倒在了地上。
周边将校见毕仲游晕倒,也瞬间慌了神。他们急忙七手八脚地把毕仲游抬下城墙,送往府衙之内,一路上神色慌张,脚步匆忙。
代州城作为军事要地,四周设有诸多烽火台。毕仲游察觉到辽国军队向代州城袭来的瞬间,立即点燃了烽火台。因而辽国军队进犯的消息,早在一天前就通过烽火传递了出去。
太原城中,武植正在河东路安抚司帅府内处理公务。忽然,太原知府姚佑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疾步走到武植跟前,急切说道:“大帅,不好了!代州城方向的烽火台已被点燃,怕是辽国举兵来犯了!”
“什么?烽火台被点燃了?”武植脸色骤变,神色瞬间凝重起来,猛地站起身。
他不及多言,当即带着亲卫快步走出帅府,径直朝着太原城墙奔去。
登上城墙后,武植抬眼望去,只见代州方向的烽火台一股股浓烟滚滚升腾而起。
这河东路的烽火台主要是为了迅速传递北方辽军入侵的军情。
在边境遭遇敌军进犯时,通过依次点燃烽火,以最快的速度将代州等前沿地区的军事信息传至后方的太原府,让后方军事指挥部门和军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比如调兵遣将、组织防御、筹集物资等,为应对敌军入侵争取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是当时重要的军事通讯设施。
武植注视着烽火台升腾而起的滚滚浓烟,神色一凛,当即转头对身旁亲卫下令:“传我军令,即刻让呼延灼率龙卫右厢一万二千精锐,林冲率两万陕西路将士火速奔赴代州,不得有误!”亲卫领命,迅速离去。
太原城郊外军营中,林冲、呼延灼等将校正忙着安营扎寨。这时,武植的亲卫前来传令,他们神色一凛,不敢耽搁,立刻前往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