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俘虏或者杀害,现在突厥铁骑正在行进途中!皇上和文武百官大惊失色,急忙向边防要塞雁门靠拢,八月十二日,皇上驰入雁门郡城。第二天清晨,始毕可汗就率突厥铁骑数十万赶到,将雁门郡城里的皇上、后妃、文武百官,还有郡城及其附近地区的十几万大隋军围成铁桶一般。皇上和文武百官猝不及防,乃令大隋军撤民房修筑工事以作防御,另造弩楼车箱兽圈作纵深阻击阵地。由于突厥人有备而来,大隋军屡战不利,十几日内,雁门一带四十一座城,被突厥接连攻破三十九座,只剩下包围圈内的雁门郡城和包围圈外的崞县城还在大隋军手中,在崞县城,齐王杨?率后军依险固守。
雁门郡城内有兵民十五万,粮食仅可支持数旬,在这种危情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秘密建议皇上率数千骑溃围,尽早脱身。皇上表示赞成:“朕堂堂中华之主,岂可落入胡虏之手,兵刃锋镝将士们不畏惧,难道朕会畏惧么。”但是丞相苏威坚决不同意:“守城是我之所长,轻骑奔逐是敌之所长。陛下为万乘之主,岂可轻易冒险,以我所短就敌所长,一朝狼狈,后悔莫及!”在包括其他随驾大臣们的劝说下,皇上决定:公开向将士们宣布今后不再发动对高丽的远征,重赏鼓励将士们死守;在雁门关外的汾河上漂流诏书,勒令天下兵马赶至雁门关勤王;另派侍卫中可靠的胡人化装成突厥人混出去,送信给义成公主,让她想方设法令始毕可汗退兵。这些措施宣布后,皇上还亲自在围城内巡视,与前线将士交谈,皇上当众宣布:“大家努力击贼吧,只要这次把胡虏赶走,你们每一个人都不愁富贵,朕将令大臣们把你们的每一件功劳都记下,到时候论功行赏,绝不差失!”在皇上激励下,全军上下奋发踊跃,昼夜拒战,死伤甚众,将数十万敌军坚决地阻止在坚城之下。但是,直到今日,突厥人仍然没有撤围迹象,反而加紧攻城。雁门郡城与外界联络被完全切断,不知全国各地勤王军来了多少,进至何处?这一切,怎能不令皇上心急如焚!
不知过了多久,在皇上半醒半睡之中,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皇上缓缓坐起,整理好衣冠后,沉声道:“进来吧!”
民部尚书樊子盖推门而入,还在门口便叫道:“启禀皇上,胡虏已经攻上城墙了!”
“啊,”皇上霍地站起,右手颤抖着指了指,“为、为何不把他打回去?”
樊子盖报告:“宇文大将军已率骁果骁果:隋代禁军之一,除担任宿卫外,还参加征战。营全面压上了!”
说话间,只听得一阵阵厮杀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
皇上忙问:“皇后那边情况怎么样?”
“很危险!”樊子盖回答,“有很多弓箭落进皇后的房间,死了好几名皇妃和宫女!敌人离那儿已经很近了!”
“快把皇后和赵王带到这里来,”皇上着急起来,“快去啊,你还楞在这里做什么?”
不一会儿,在樊子盖和十几位甲士的护卫下,皇后拉着赵王杨杲的小手匆匆走进来。皇上挥挥手,令其他人退出。樊子盖转身掩门时顺眼一看,皇上的头发已经微微散乱,而他竟没有意识到。
皇后也已看到了这一点。房门掩上后,她上前把皇上的头发匆匆整理好,然后回身坐在床边,满面愁容地看着皇上。她的仪态仍然是那么端庄,秀眉微蹙,丰润的嘴唇紧咬着,仿佛要把对即将来临的危险的忧虑生生地压在喉咙下面。
皇上把赵王杨杲抱在怀里,慈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赵王杨杲今年已七岁,乃吕妃所生,吕妃已在数年前病亡,皇上和皇后最怜爱这孩子,平时总是把他带在身旁。
忽然,几枚羽箭穿透前面一排窗户噗噗飞入,“笃、笃”地钉入房间左边的木壁。接着,又有几枚羽箭向皇上正面飞来,由于力道已尽,中途便下坠,脆声落在皇上脚前数尺之外。赵王紧张地扑在父亲的肩头,被父亲搂得紧紧的,向后挪了几挪。
“皇上,这里恐怕坚持不住了,”皇后急切地说,“您带着骑兵先走吧,不用管我们母子了!”
皇上强忍已久的泪水刷地流了下来,他哽咽着说:“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朕堂堂中华君主,岂能摆出狼狈不堪的样子,落入胡虏之手?!朕要死,也要死在这里,像一个帝王死去。可怜我儿……才,才七岁,就,就……朕真后悔,没有看出胡虏的狼子野心……可怜我儿啊……”
皇上终于控制不住心中的悲情,失声痛哭起来,那嗡嗡的男腔,与皇后嘤嘤的哭泣声交相感应。
羽箭继续穿窗而入,发出“笃、笃”,“嗖、嗖”或丁当、丁当的声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