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页)
在作坊仓库楼上也是方便。但留上四五家,管管后园子的果树、牲口,平时也管管山上、田里的庄稼果树那些散活也是必须的。”
“啊,那得买上多少人啊?”奶奶已是惊呼出来。
我心里估算了一下,道:“目前六个小作坊,制碗糖、酿葡萄酒、做盐菌这三个是季节性的,但也不能到了季节再找人手,只是制碗糖的时间是冬天,所以至少还得再有两家人。而喂养牲口和平时管理下田地果树的,也得有个四五家吧。”
爷爷点了点头,道:“成,中午吃饭时,芽儿把这话跟你大伯说说就是。那这些粮食渣子的事,芽儿是不是也有打算了。”
“嗯。”我点头道:“目前靠东这方的后园子的后墙边上,再修上长猪圈养个五六十头猪是没问题的。只是早前,我跟两个哥哥商量了一下,想着不光在这后园子里最多养上鸡,而是直接在咱们山下河上方,找着平缓的地方,修上些鸡、鸭、鹅的棚子,往我们家东头一方的路上下,哪里有大块平缓的地,就在那盖上大大的牲口圈,养上些牛、羊、骡马之类的,也修上些大大的猪圈,养上猪。就是咱们家后的野兔子,也是能多多的养上的。这样咱们家这些田地,每年都不能缺肥了,那收成也绝对比如今的好。”
大家听了这话,硬了顿了片刻才回了神。
“这,这么多牲口,那肉可就不容易卖出去了。”老爹很是担心的开了口。
“嗯,那么多家禽,就是生的蛋,也怕是不容易都卖了出去。”大伯娘在北头远远的插了一句。
听着大家五花八门的问题接踵而至,我听完后,忙是把跟两个哥哥商量时说的话,原原本本的跟他们说了一遍。
听完这些,他们却是越商量,越是觉得可行。最后却还是说了,只等着中午跟着大伯说上一声,如果他没意见,那这事情今年收了雨水后,就可以慢慢的开始办起来。
一家人商量完,却都是过了大半小时后的事了。看看门外树影的位置,竟已经是十一二点,我们才是又忙活着做起了第二锅的糖。
中午是一点多钟,张老实候在门外请我们去吃中午饭了。
从作坊里出来时,张老实还候在门边等着。本以为是什么急事,结果他竟是来回报,说是两个哥哥交待了,说他们会晚上两天再回来。
这事气得爷爷脸都黑了,而老爹和大伯也是商量着法,要收拾那两个出门就变野的小子。
听了这话时,我也是有些惊诧,但却没太担心。只没想到这两个小子,竟然还打出了这样的主意,只希望他们会来时,别被打得太惨才好。
对爷爷好一阵的劝说,一家人才是往那厨房赶去。
如今这一忙活时,大多我们都是跟着东外院这头一起吃的,连着东、西内院帮忙洗菌的15人,就在那厨房外栽着树的空坝子里,摆上了四桌。
张、范、邹三家就整15人,加着雇来洗菌的村民15人,整做了三桌。而我们这桌,虽然只是坐了7个人,大家饭菜也是一样,却硬是无人愿意过来坐。
无形中,我们一家子与普通的百姓们,被这等级制度划上了界线。rs
第二百一十七章 被盯上
饭后,大伯被爷爷直接叫着跟到了小副食作坊里,让我把早前商量的事情给大伯都说上了一遍。如我早前就猜到的,大伯是不会有意见的,而爷爷让这么一问,也只是对大伯这另一家的当家人的一种尊重而已。
制小糖食这边,一阵的忙活,但到下午太阳落山时,我们还是只做出了四批,共192斤的糖食。相对的,花生糖与芝麻糖,都是差不多的量。
这产量,确实够低的。
每天就这样不停的忙活着,转眼就是四天过去。
到了哥哥们离开的第五天下午,也就是七月的二十四下午时,两人终于赶了回来,两匹马还在,背上更是夸张的依然背着家里带去的背篮子。
但却多带回了13个人。
我本早就幸灾乐祸,等着他们回来看他们遭殃的好戏,结果算是泡了汤。
原本正跟着爷爷他们忙活做糖,结果张小弟一进来通知我们说两个大少爷回来了,爷爷他们三人是举了棒子出去的,结果看到东外院里站着一排排的人,见我们出来,都全都“老太爷”“老太太”。。。。。。的请起安来时,爷爷他们才中的棒子直接就当柴火,递给张小弟带走了。
这13人,却是三家。
其中一家姓赵的,东川话带着明显的山西口音,只有三人,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