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部分(第3/4 页)
点他们却是必须做的——沿途供应吃食用具等一应东西。
这是崇祯皇帝下的圣旨,又是这种时刻,无人敢不从。
今日顺天府地界儿之后,顺天府尹也是亲自下了命令,甚至派了顺天府推官出京,察哈尔部的队伍到哪儿,推官大人就跟到哪儿,敦促当地的地方官提供饮食热水等一应所需。
这一路上,察哈尔部众人的日子过得可是很不错,生火做饭什么的都不用了,每日到了点儿,就等着饭菜送过来就成。
饭菜都是刚做的,还热乎着呢!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用人的手软,这会儿人人都说大明的好。
这会儿也才刚五更多一点儿,为了准备这些饭菜,旁边镇子里的所有厨子都是早早的被叫起来拾掇,这会儿才算是能及时供应上。
刘若宰等几位官员是不吃的,他们早就吃过了。当然,那会儿也没饭菜,只是塞了些点心先垫吧垫吧,免得肚子里空空难受。
约莫一刻钟之后,刘大器过来禀报了,言道大伙儿都已经吃饱喝足了,无论是察哈尔部的众人还是一路护送的大明军兵们,这会儿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次随着察哈尔部贵人们过来的,文官只有刘若宰一个,剩下的都是武将,甘肃总兵刘大器,那位被董策起了个雅号名为‘大开碑手’的嘉峪关游击将军种大梁都来了。董策本来也是能来的,他不来是因为他不想来,但也有人想来却没能来。
比如说王武略。
第976章 九九四 算计
他也想来,但是被刘若宰婉言拒绝了。刘若宰是很瞧不上他的,毕竟刘若宰等人去大草滩的时候,王武略却是在后头躲着,什么力气也没出。后来大事办妥了,分润给他一些功劳已经是让刘若宰很是不悦了,这会儿他还想来,刘若宰便没同意。
王武略自然很不高兴,只不过他也拿刘若宰一点儿招儿都没有。刘若宰听说他私底下还去找了甘肃巡抚白贻清,想让他在刘若宰面前给说几句好话,但是让白贻清给推辞了。最后,王武略还是没能去成,刘大器和种大梁带着一千精锐军兵护送这些察哈尔部贵人们赶往京城。
说来也是挺悬的,幸亏刘若宰让董策提前走了,董策正好赶上了在湫头镇李自成设下埋伏算计曹文诏的那一战,也幸亏董策和曹文诏于李自成一番大战之后洪承畴帅兵赶到,李自成不得不退走。若是没有董策提前一些时日离开这件事儿的话,董策便赶不上曹文诏和李自成的那一场大战,曹文诏所部将会接近全军覆没,而李自成也就很有可能不会离开真宁县附近。如果李自成不离开真宁的话,那么刘若宰等人在路上有可能就会被李自成麾下给撞见。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真就呜呼哀哉了。
因为可以想见的是,这区区一千人,是绝对不是数万闯军的对手的,而且官军这边还带着这么多的察哈尔部贵人们,这么多的物资,这么多的马车,想跑都难。而若是察哈尔部权贵们被李自成给抓住的话,那可就闹了大笑话了。
举国上下,朝廷上下,正在翘首期盼这察哈尔部众人的到来,结果却没想到,半路上竟是被这些流寇给俘虏了!
那大明可就是狠狠的挨了一个大巴掌。
而且可以想象,这些人若是落到闯贼手中的话,下场肯定是好不了。万一那些察哈尔部的权贵们受辱,那么也会极大的影响大明和察哈尔部的关系,说不定刘若宰等人过去几个月的努力就会尽数付诸东流。
董策在洪承畴大军抵达三水县之后,也是给刘若宰去了信,着亲信快马加鞭送去,告诉他闯军的事情,请他一定小心。
刘若宰收到信之后,也是出了一身冷汗,他在抵达了宁州之后便命令队伍暂时停下,而后联络上了洪承畴,请他派大军护送,在洪承畴麾下大军赶到之后,方才重新启程。
这个功劳,刘若宰替董策记下了。可能这个功劳暂时朝廷是给不了封赏,甚至这个功劳都是不能说出来的,但刘若宰记下了,那就自有回报。
刘大器今日也起得很早,约束手下士卒,让大伙儿把察哈尔部随着那些贵人过来的随从军兵等人都招呼起来。
他们为了这一日,也是坐了极多的准备。
士卒们兵器都擦得锃亮,战马也拾掇的干净,衣甲都是擦拭的跟新的一般,尽力做到仪容整齐,威严肃穆。
饭都吃好了,也都准备好了,军兵们纷纷从营帐中涌出来,在营地外面集合,察哈尔部其它贵人们也都带着自己的随从上了马,就连那几辆华贵的马车也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