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是很不是滋味。
独自坐在充满膏药气味的汽车里,李寅启突然觉得外边夺目的阳光很不真实。
他和游霄在饭店门口就分了两路,因为他稍后还要去见个人,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他坐在车里发呆。
但他现在真的需要冷静的想一想,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才会那么急,那么不像自己。
可那似乎是一道过分复杂的谜题,越是想理清就越是纠缠不明。
百思不得其解的李寅启最终只能贪婪的做着深呼吸,企望那些浸透了膏药分子的气体也能够包治百病。
然后在郁结于胸中的那股浊气被置换而出之后,利落的踩下油门,冲进那片苍白惨烈的炙热里。
作者有话要说:
☆、探病牵扯出的另一桩往事
拎着果篮走进病房的时候,李寅启又变回了原来那个意气风发的李寅启。
王宽口里喊着“启哥”快步迎上来,可一近他的身,五官立刻攒在了一块。
不过能跟在杜欢身边的也基本算得上人精,只见他极度平滑的把自己脸上的表情调整成了微笑,接过果篮一头钻进了卫生间。
杜欢靠在病床上,左眼还覆着一层薄薄的纱布。
不知道是在医院里伙食太好,还是药物作用,原本刚毅的脸部线条,如今看上去圆润了不少。
不过杜欢整个人精神状态还挺不错,他也没有王宽那么些顾忌,看着李寅启走到床边,招呼也不打一声,上来就槽了句:“你又进军医药行业了,没听说呀?”
联想到王宽刚才的表情,李寅启这才揪起衣服领子闻了闻。
奇怪,真的那么大味儿吗?他怎么一点儿也闻不出来。
“看来你是恢复的不错,还有闲情吐槽我。”
“好吃好喝一动不动的膘都养出来了,恢复的是不错,不过出去之后,估计就只能转型演大叔了。”杜欢没有任何暗示的意思,只是把这当成一句朋友间的玩笑话,所以没等李寅启说什么,便先调转了话题,“新戏怎么样?听说你找了个新人顶我的缺,你是对自己的眼光太有信心,还是压根就瞧不起我呀?”
“哪能呢?这部戏你是最佳人选,表面上给人家看到,只当是这部戏换了个男一号,你不知道我在后面做了多少工作。”
“少跟我这装可怜,做多少工作还不都是你自找的,说到底就是为了给东海挣钱,真不知道你这么拼死拼活为了什么,一点生活乐趣都没有。”
这话杜欢说过不止一次,他是真把李寅启当朋友才会几次三番的提醒,因为在他眼里,这个男人根本就是一部疯狂印钞的工作机器。
以前听到杜欢这么说,李寅启答或不答,心中总是揣着满满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来都是。
可这一刻,不知脑海中闪过的那丝念头是什么,他居然动摇了。
杜欢对李寅启的轻微反常倒没太放在心里,只是自顾自的接着问道:“快给我说说,那个新人是什么来路,我看够不够格顶我的角色。”
被杜欢这么一嚷嚷,李寅启才回过神来。
“啊,呵,说出来估计你也不认识,是我才签的新人。不过这小子拍戏很有灵性,可别怪我没早提醒你,后生可畏。”
“这不科学啊,我一向很关注新人动态的,能禁得起你这四个字的男演员,我没理由不认识。”
“他叫陆铭,小时候拍过几部戏,后来出国进修了一段时间,前不久才回来,有机会……”李寅启话没说完,就察觉到了杜欢脸上的神色变化,“你认识他?”
“如果你说的是那个陆铭,我可能还真认识。”
组成这个圈子的本来就是一张张交错盘结的人情网,所以也就注定了这里不可能存在真正密不透风的墙。
李寅启只是没想到,他一直在探寻的答案,竟会有重要的一环一直藏在杜欢这里。
杜欢自然也看出了李寅启眼中早已超越好奇范畴的深意,于是不等他开口,便娓娓道出了当年的事情。
“当年那件事处理得很隐秘,所以即便是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其实那件事跟我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不过说来凑巧,你也知道,我曾经跟赵友宁好过一段时间,而那件事刚好就发生在那段日子里。”
赵友宁是昇璨的老板,那个比李寅启大出十来岁的男人,在李东军坐镇江山的那个年代里,曾经带领着昇燦与东海平分天下。
李东军死后,他还一度把东海逼上绝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