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坚韧(第2/2 页)
每架雪橇可以给远方送去600斤左右的粮食补给。
他们有十只这样的队伍,每天有一半的狗子行动,负责在前面探路和联络村庄;一半的随着车队行动,在车厢里休息或者玩耍。
管理这些中亚牧羊犬,主人要建立绝对的权威,同时给予它们充分的关爱与尊重。日常需严格规律地训练,让它们熟悉各种指令。每次出行前,要仔细检查犬只健康状况,确保它们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工作之余,为它们提供温暖舒适的休息场所,保证充足的食物与饮水。
连接它们的绳索系统十分关键。头犬单独用一根粗壮且富有弹性的主牵引绳与雪橇相连,以保证其行动灵活。其余15条犬两两一组,并排分布在雪橇后方。每组犬之间用短绳相连,再用一根较长的侧绳将几组犬横向连接,固定在雪橇两侧。这些绳索长度、张力都经过精确调试,确保犬只发力均匀,行动协调一致。
在茫茫雪野中,这些由16条中亚牧羊犬组成的狗拉雪橇队伍,是侦察兵,是联络员,也是救急队,人与狗站在一起面对大自然最严酷的挑战。
五支狗拉雪橇队伍,已经出发了,狗子们欢叫着在雪地里拉的雪橇飞行,士兵在大骂,“慢一点,慢一点”,可狗子们刚刚出发时,简直欢快无比,一路狂飙。
一架接一架狗拉雪橇,列队从袁华和崔力身边掠过,快速消失在雪原之中。
袁华终于还是松开了怀抱,他站起来,对着身后的亲兵说道:“留下三个人,将他们和战马一起埋葬在高处,立上一块木头墓碑,写上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写上他们是我袁华的骄傲!”
亲兵点头,他们分出三人带着工具去向高地。
白马少年们,都是新拜火教的信徒,这一点袁华已经知道。他知道这群孩子们都自称为“行者的行者”,意思是他袁华的追随者。
袁华,看向雪原,他转头大声说道:“继续向前!”
崔力挥手示意,让蒸汽拖拉机继续向前移动。
两台被粗壮钢条连接在一起的两台拖拉机,同时推动前进杆,发动机咆哮,前车头有一个v字型铁铲,野蛮的分开雪层一路向前。
而他们前方有骑兵,骑着陪着保暖马衣的骑兵,每隔三十米会测量雪层的厚度。
这二十台蒸汽拖拉机,成了整个行动最重要的核心,它们的力量巨大,金属履带能行驶在雪原之中。
除了前面两台连接在一起,加大力量来铲雪开路。
后面每台都能拉动三个大车车厢,就像陆地上的小火车,能带上大量的煤炭,木头,粮草和帐篷。
现在,他们分为两队,前队是拖拉机队伍,后队是一千架四马大车,平均每个小时大约能行进十里。
每一日,从早晨六点出发,到下午六点天黑时停止行动,每二十里休息一下,主要是马匹需要休息和进食。
现在,他们每天大约能走七十里左右。
夜里,宿营之后,人们正在给马匹搭建大型帐篷和砍伐木料,他们用铁皮铜燃烧木头给人和马匹在夜晚取暖。
看着,雪地里忙碌的人群。
袁华对崔叔说:“我想将部队分为两队,一队是工匠和拖拉机,轮换工作,日夜不停的向前开拓道路。”
崔叔说道:“机器确实可以,而且一直工作反而比冷冻之后再启动还要稳定,只是我们夜里如何分辨方向?”
袁华看向黑夜说道:“明天白天,让一部分狗拉雪橇跟着前队行动,白天他们跑在我们前面探路,每隔五十米插下一根树枝引导方向,这样夜里我们就能用火把照亮,沿着树枝一直向前。”
崔力点头,说道:“他们速度是快很多,而且夜里在车厢里休息,第二天白天再轮换出发。”
袁华说道:“我们前队有五十四个大车,留出几个用来轮流休息,我们一路向前。”
崔力点头,说道:“蒸汽涡轮拖拉机也暖和,驾驶员也不用步行,体力应该没有问题。”
袁华叫来一个千夫长说道:“你带领后队,我们前队会探路和做一些紧急救援,但是大的救助还是需要后队的千辆马车,我们及时通信,后队就交给你来管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