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与罗马之战 > 第210章 天送奇才

第210章 天送奇才(第1/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有些人,天生时心和灵就通透如同水晶!

有些人,随着人生的跌宕起伏,历经千难,最终获得智慧和清明。

可最为恐怖的是,还有一种人,天生就开了慧眼,此生又选对了方向,并且坚持做了一生!

这样的人,往往成就极高,如同群星之中的恒星,在夜的星辰之间熠熠生辉。

张衡,就是这样的人。

张衡幼年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天赋,10

岁时便能对五经六艺倒背如流,看书过目不忘。

张衡

15

岁时离开家乡南阳外出游学,18

岁便写成了流传千古的《温泉赋》。

自从张衡入学以来,袁华仿佛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这种感觉,无法形容,袁华接近两千年之后的知识点只要稍微讲解,张衡居然就能很快理解,并理出脉络。

袁华发现,他会天生将知识进行归类和整理,并且极其善于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

比如,袁华和他讨论物理上的宇宙,讨论这宇宙的宏大和时间的无穷,他会用最美的文字来表达,“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在汉语中,宇,代表空间;而宙,代表时间,这样宏大又美的文字表达,让袁华惊叹不已。

袁华时常去张衡家做客,他的父母亲人时常说一些张衡年幼时的故事,这些再次惊到了袁华。

有些人天生就有科学精神,不需要人教,生而有之。

张衡小时候读到关于北斗星指向与季节关系的诗句后,却不全然相信,幼年的他便会通过查阅其他书籍,自己动手绘制星星图来验证,最终发现诗句存在不准确之处。

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多疑问,总想知道背后的道理。

他自幼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兴趣,会关注影子长短的变化,还会在夜晚执着地数星星,并且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察,而是尝试去理解和探索背后的规律,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求知欲和洞察力。

袁华发现,某些人可能天生便是一个时空里的变量,只是这些变量是否被王朝重视,并放大这些变量的作用。

比如,牛顿,英国人让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主席,分配整个英国的科研资源,包括整个国家的科研方向,科研资金和科研人力的培养。他们在那个时间节点,将牛顿这个时空的变量无限的放大,并彻底梳理出了整个帝国未来数百年的科学发展脉络。

直到今天,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展的

“最伟大的英国人”

全球民意调查中,牛顿以

21.4%的得票率名列第一,力压英国最伟大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最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和最伟大的政治家丘吉尔等名人。英国历史学家亨特评价牛顿的成就影响全人类,国际上公认他是

“最伟大的英国人”

是合情合理的。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英国人知道,大英帝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牛顿(1642-1727)。

可为什么英国抓住了这个变量?为什么不是中华?

17-18

世纪,英国的大学开始开设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增加科学类课程比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为牛顿等科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知识储备和学术氛围。

英国皇室极其重视理科教育。

英国皇室会出资,鼓励英国的学者与欧洲大陆保持着广泛的科技学术交流,年轻学者通过留学海外和国际交流,把其他国家优秀科学传统和先进科学成果带回英国,壮大了英国科学家队伍。

1662

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旨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科学家提供了交流和研究的平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团体化和专业化,牛顿就担任过皇家学会会长,但他只是英国历史中的一环,只是他的研究成果最为光彩夺目。

可张衡被大汉用来干什么?

太史令!

太史令是用来做什么的?

太史令只有两个工作:

依据传统礼制和天文历法知识,确定祭祀等重要礼仪活动的时间和仪式流程。在古代,祭祀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和宗教活动,太史令要确保这些活动在合适的时间举行,以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和祖先神灵的旨意,维护国家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秩序。

通过对天象的解读,为朝廷提供关于吉凶祸福的预测和建议。古人认为天象与人

目录
我的钢铁帝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