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页)
“咄吉无礼啊!”来雁北点了点头,随即有些咬牙切齿地回道。
“咄吉?什么跟什么嘛?”苏游对于来雁北的四个字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但多少也能猜出这是一个人名,他想着这个人一定有些身份,却怎么都不记得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姓氏了。
“咄吉是突厥启民可汗的长子,今日才进的雁门关,原本是来请示陛下想让突厥大军到马邑迎接陛下北巡队伍的。”来雁北见苏游疑惑,也觉得自己说得没头没尾,随即详细地说起了这人的来历。
“这事,陛下定然不会答应。一来,陛下的行程早已有了安排;二来,突厥人的本性就是狼,放他们进入中土,只怕会让边疆鸡犬不宁啊。”苏游听说这人是突厥的太子,这才恍然大悟,但他没深究他的无礼,反倒揣测起了国家大事来,因为苏游从故纸堆中看到过无数次外族的入侵,这些外族无不给中原地区带来灾难。
西周因匈奴而结束,平王被迫东迁;董卓进洛阳,后汉进入三国争霸时代;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西晋由此进入东晋;正常历史上隋朝的灭亡与突厥的参与也密不可分,还有唐朝的安史之乱,两宋的迁都,蒙古人的入侵,满清的入关,民国时的八年抗战……
“谁说不是呢?陛下自是一口回绝的。那咄吉似乎也并未放在心上,出了陛下的住处就直奔雁门最大的酒楼,他的一个亲随想是横行霸道惯了,喝完酒后便冲撞了公主的车驾,咄吉听说后赶紧过来解围……”
来雁北点了点头,随即开口说起了事情的经过,不过苏游听到此的时候也并未发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即使咄吉护犊子,但也不至于让公主羞愤交加啊,一定是这货嘴门不牢,在公主面前说起什么闲言秽语。
“那咄吉当众鞭笞了他的部下,并扬言公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说什么连义成公主将来都是他的女人。”来雁北说到此便再说不下去,对于公主所受的侮辱,她自是感同身受。
苏游点了点头,突厥人的习俗他多少算是知道的,突厥人的财产讲究兄终弟及,父终子及,——也就是说兄长死后财产归弟弟,父亲死后财产归儿子。但在突厥而言,女人也算做财产,所以弟弟娶了嫂子,儿子娶了母亲的事情并不罕见,也就是说,咄吉说义成公主将来会是他的女人并没有错,至少他们的习俗如此。
说起来早在列国时代中原的习俗也大体如此,儿子继承父亲的财产娶了母亲的事并不鲜见,古人为此还发明了一个词叫“烝”,后世的小说家为此把这个词用在了杨广身上,污蔑他继承了父亲杨坚的女人容华夫人和宣华夫人。
苏游此时当然不会跟来雁北解释这些旧俗,反倒是义愤填膺地顺着她的情绪道,“这小子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就像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公主来此是想让齐王帮他出气罢?”
女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特别是被不三不四的男子调戏,最佳的倾诉对象当然是兄长,而非父母了。
苏游说完自己的猜测,又暗暗叹了口气,杨二此行带的人手实在是太少,看来这事还得落在自己头上,再说了,杨素颜就算不是自己与来雁北的红娘,多少也算是个朋友,这种事让他知道了自是义不容辞的。
可问题是,自己拿什么跟人家斗?
人家虽然是附庸国的太子,但太子毕竟是太子,无论是身份还是手中掌握的力量都是自己这个区区五品小官无法企及的。非得要找出能胜过他们的地方,或许只能抄抄文章背背诗书了,但人家会在乎这个吗?
苏游努力地搜索着脑子里有关于这个阿史那咄吉的记忆,一时却是半点也无,他只是约略记得启民可汗很快就要辞别人间了,而他的下一任汗位则是始毕可汗。——始毕可汗接任后,突厥与大隋的蜜月期宣告结束,两国从此时有冲突发生,后来杨广甚至被突厥大军围在了雁门。
随即李世民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偷偷地跑到云定兴处投军,并定计惊走突厥而解了雁门之围,随即,李世民的时代就来临了,而突厥人在境外时而策反大隋内部的不安定因素,曾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给窦建德李渊梁师都等人……
难道,这个咄吉便是未来的始毕可汗?
“横波,你怎么了?”来雁北刚才听了苏游的疑问,只是点头以作回答,她原以为苏游会说几句豪言壮语要为杨素颜出头,哪知等了半天等来的却是苏游握着她的手在那发呆,遂摇了摇他的手追问道。
“没事,我只是在努力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羞辱他一下。”苏游听来雁北出语,方知自己的呆性又犯了,不过他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