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着四方雕花紫楠木小桌,上面搁着白瓷云纹茶盏并四样新鲜小点心。
东西两边的墙上,悬挂着多副名人字画,书香气息非常的浓郁,任谁也想不到,崔家是靠盐铁起的家。
崔婉清踩着脚底柔软的大红软毯,跟诸位姐姐分成两排,向老祖宗清了安。
崔婉华,崔婉莹姐妹俩坐了不大会,便请辞往学里去了。
在诸位庶妹羡慕的眼神中,崔婉清觉着自家四姐姐的头,貌似又抬得高了点,不免有点担心她会扭着脖子。
崔家有家规,年满六岁的少爷,不分嫡庶,都要上学,少爷们皆是早早的就来请安,这会怕都已经在学里了。
崔婉清她们住的远,总是最晚到,十次里就有八次和兄弟们错过了。
请安过后,闲聊了几句,崔老夫人单留了崔婉云,崔婉娇和崔婉清陪着她说话解闷,别的小姐便都让回去了。
祖孙几人品着茶,用着小点心,说说闲话,倒也轻松惬意。
崔婉清虽然一心想要和祖母亲近,但是当着人面上,她还是选择让五姐姐出这个风头。
崔婉云今日也是有备而来,正在给老太君讲她最近看的山水游记,巧不巧的,说的就是南边的风光。
老太君是南边水乡的娇小姐,远嫁到了京城,人上了年纪,可不就最是念旧的?
崔婉云的这个话题,正是合了老人家的心意,刚开始还是崔婉云说,到了后边,就成了老太君给孙女们讲了。
什么江南的十里荷塘,什么城隍庙前的糖人,什么柳家的销金翠竹扇,这说的正高兴呢,就见外面进来一个穿着水红比肩,鹅蛋脸,柳叶眉的俏丽丫鬟。
笑着跟老太君回禀道:“老太君,外间莺巧那小妮子要找她主子出去说话,婢子喊她进来,她却是推三阻四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好事情,不敢告诉咱们,非得这般神神秘秘的。”
第十二章 见血
这位乃是老太君身边得宠的大丫鬟,名唤芙蕖,个性最是爽朗,长长逗得老太君开怀大笑,能在老太君说话的兴头上打断,怕整个松翠院,也只有她敢了。
莺哥便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小丫鬟,两人之间的感情非同一般,要不是芙蕖一直暗里使劲,就凭一个小小的莺巧,也护不住崔婉清。
“明明是替你那小妹子传话,却偏要将老身扯进去,真真该打。”崔老夫人用手虚点着芙蕖,笑着嗔道。
“九丫头,既然你家莺巧找你有私房话说,你就出去吧,省的在里面说了,被咱们听见,得了好处去。”
老太君这话一说完,大家谁不陪着笑?
崔婉清也是一样,只不过显然不大自在。
瞧着急匆匆往外走的崔婉清,老太君有意无意的瞧了眼站在她左边的丫鬟。
这丫鬟将手中的扇子,放在大花瓶跟前的高几案上,对着老太君屈膝行了个礼,这便出去了。
老太君却像是一点没受影响,笑着问崔婉娇道:“咱们刚才说道那里了?”
崔婉娇笑着说道:“您刚才说风鸣西街沙家的芝麻糖,还有甜咸麻花来着,说的孙女儿都要流口水了呢。”
老太君哈哈笑着,指着她身边的案几,说道:“你今个想吃却是没有的,且将就着用些点心混过去吧。”
满屋子的小姐丫鬟,老妈子,都被老太君逗得大笑不止。
不大会,就见崔婉清强笑着走进来,站在崔老夫人跟前插花般的一拜,“启禀祖母,孙女儿院子里有点琐事,倒是要坏了老太君的兴致,先行告退了,还请您老人家原谅则个。”
她站在那里,都不敢正眼瞧人,只是瞧着崔老夫人脚下的紫楠木脚踏子,等老太君发话。
崔老夫人在后宅也是屹立不倒的人物,一眼就瞧出来不对,当即这脸色就有些变,指着门口伺候的丫鬟吩咐道:“去,把莺巧给老身唤进来。”
崔婉清当时一听这话,腿就有些发软,身子便有些撑不住的摇晃了下。
崔老夫人见她这畏畏缩缩的模样,更是来气,大声训道:“你一个堂堂崔家的嫡出小姐,遇事竟是这般胆小,没地丢了我们崔府的脸面。”
崔婉清噗通一声就跪下了,磕头告罪道:“孙女儿并不是胆小,孙女儿实乃是为了一点子孝心,祖母,这件事情孙女儿能处置,您就别再为孙女儿操心了吧,孙女儿只愿家宅平安,您老人家身体康健,旁的,真的不放在心里。”
她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说到最后随时悲伤至极,却还是强忍着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