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枭雄落幕(2)(第1/2 页)
诸位大臣们迅速分成了数个小组,他们围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时间,朝堂之上充斥着低沉而急切的讨论声。过了好一阵子,众人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只见萧瑀从人群中缓缓走出,他步履稳健,神色凝重地朝着李渊走去。
来到李渊面前,萧瑀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挺直身子说道:“陛下,经过臣等一番商讨,大家皆一致认为此刻不宜匆忙对李密定罪问刑。倘若我们当下贸然行事,恐怕会打草惊蛇,令李密心生警觉从而趁机逃脱。一旦他得以脱身并发展起自身势力,届时我们若想将其击败便会变得异常艰难。因此,依微臣之见,不妨暂且按兵不动,另寻良策。比如,可以假借另有重要任务需他执行之名,召他返回长安城中。待他归来之后,再详加审讯,查明真相,判断是否应当定罪惩处。如此一来,既可以避免因仓促行事而误判,又可防止消息走漏,引得天下之人诟病我大唐诛杀归降之士。否则,日后还有谁敢前来归顺我大唐呢?”
李渊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萧郎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朕即刻下旨敕书,命李密速速返回长安城接受犒赏慰劳。同时,可传令于其部下减缓行进速度,只许李密一人快马加鞭入京。待他抵达之后,再另行委以重任,派往别处任职。”
李密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稠桑这个地方,终于收到了那道期盼已久的敕书。然而,当他打开敕书仔细阅读之后,心中却不由得涌起一股疑惑与不安。
只见他眉头紧蹙,转身对着身旁的贾国甫说道:“这敕书上明明命令我速速启程,但毫无缘由地又要召我返回。想当初,陛下曾亲口对我说过,有人的确进言说不能让我离开。此次恐怕又是有人在背后恶意诬陷于我啊!我若此刻乖乖回去,定然难逃一死,绝无生还之理。倒不如索性攻破那桃林县,收缴其兵力和粮草,然后朝北行进,渡河而去。待到朝廷的书信送达熊州时,想必我早已远走高飞。只要能够顺利抵达黎阳,咱们所谋之事必定能够大功告成!不知贾兄对此可有何高见?”说完,李密目光灼灼地盯着贾闰甫,等待着他的回应。
贾闰甫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对主公您可谓是礼遇有加、恩重如山呐!更何况这国家的终归桃李子李渊,那谶语不是早已经说明了吗?天下最终必将走向统一。主公啊,如今您既已归降朝廷,怎可再有他念呢?且看那任瑰与史万宝二人,分别驻守在熊州和谷州之地,其势力不容小觑。倘若我们真起了谋逆之心,一旦行动起来,恐怕清晨起事,夜晚其大军便能兵临城下。即便咱们能够侥幸攻克桃林,仓促之间又如何能集结足够的兵力来抵御强敌呢?若此刻贸然反叛,试问这天下之大,还有何处能容得下我们?所以依我之见,李兄倒不如暂且应承朝廷下达的诏令,以此向世人昭示您本无二心。如此一来,任凭外界怎样诋毁污蔑,也定然无法撼动您分毫。待到日后时机成熟,若李兄仍有意前往山东发展,那时再从长计议、徐徐图之亦为时不晚啊!”
听完贾闰甫所言,李密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瞪大双眼,怒发冲冠,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杯盏乱颤,茶水四溢。只见他站起身来,指着贾闰甫大声吼道:“李渊那老儿虽赐予我上国柱和邢国公之爵位,看似对我恩宠有加,可实际上呢?不过是让我去当个小小的光禄卿罢了!每日里都要卑躬屈膝地侍奉那些所谓的大官老爷们,这等屈辱之事,我李密怎能忍受得了?况且那谶文中所对应的人,尚不知道是他李渊还是我李密。而今他不杀我,反倒放我往东而去,这不正是应了那句‘王者不死’吗?即便唐朝能够平定关中之地,山东一带最终也必将归我所有!此乃上天所赐良机,若不取之,岂不是愚不可及?你甚至还想我向他人拱手而降,简直荒谬至极!贾兄你乃是我的心腹之人,怎会生出如此荒唐的念头?莫非你已与我离心离德不成?若是果真如此,休怪我无情无义,必先将你斩杀而后快!”
贾闰甫听到李密竟然打算对自己痛下杀手时,内心瞬间被恐惧和绝望所淹没,眼泪汹涌而出,他浑身颤抖着,泣不成声地说道:“主公啊,您口口声声说是因为应了那所谓的谶文才要取我的性命,可据我近日来对天象和人事的观察,这其中已然出现了些许偏差。现如今,天下早已分崩离析,乱成一团麻,各方势力都在绞尽脑汁地谋取专权,唯有真正强大之人方能成为主宰一方的霸主!即便您此刻想要逃离此地,又有谁胆敢接纳您这位身负恶名之人呢?更何况,自从翟让被杀之后,众人皆指责您背信弃义,如此一来,还有何人愿意将全部兵力交付于您手中呢?一旦您失去现有的权势地位,恐怕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