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子龙还会拍马屁(第1/2 页)
王垕领骑兵日行四百里,连夜赶至河阴县。
不出他所料,此地的南匈奴部落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
“传本将令!赵云领亲卫营一千,沿河征集渔民船只!张绣!许褚!领军随我攻河阴,所遇匈奴之民,一如西河郡故事!”
“末将领命!”
大军分两路而去,至河阴县城,王垕更不打话,直接一路领军杀入城内。
大白天,谁知道哪里会来这样一支汉军,连城门都没关,只城上有二三百守军,稀里糊涂的放了几十箭,就再也没有机会反击了。
王垕将兵马分散为数路,关起城门满城追杀,一时间整个城内哭喊惨嚎声震天。
仅仅不到小半个时辰,一切便偃旗息鼓了。
此时他军中大部分为并州本地将士,与匈奴皆为百年世仇,根本不会心慈手软。
这城中匈奴人倒也有数千,但兵马却不到五百,哪里经得住王垕一个不留,如狼似虎的一顿杀。
城中有汉民二三千,王垕照样,又收拢四五百并州兵,其余的百姓,则让他们自取县内匈奴人粮草牛羊。
兵马补充,休整了一夜,赶至河边时,正遇赵云守着四十余条渔船在等。
“将军!只征集了船只四十一条,皆为附近匈奴渔民船只,并未留下活口。有大半船只见我等为汉军服饰,皆不靠岸。”
王垕所谓的征集船只,自然是杀光。
“四十一条船,分几次过河,够了。不过需快速渡河,那些逃走渔民,必会至对岸通知各部落,甚至消息会传往左贤王王庭。”
“我愿为先锋先渡!”赵云请先渡河,王垕看看,身后这些估计都是旱鸭子,也只有赵云的亲兵营中老兵有水性,遇到对岸有阻击,情急之下也能应付,于是让赵云渡河,先在对岸结阵防范。
~~
五原边塞,长城多损毁,已不复往日。
南匈奴控制之下的长城,自不可能去修。
左贤王刘豹因少时曾在长安待过不短时日,所以对于汉人,倒也并没有赶尽杀绝。
刘豹于汉地生活了足足八年,直至建安元年(196年),其父于夫罗死,他才离开汉地。
当刘豹收到去卑消息时,王垕已经渡河,正朝他的王庭赶来。
刘豹当即下令,命各地匈奴之民就近迁入附近城池,紧闭城门,实行坚壁清野。
就连王庭,也迁入了附近的五原县城。
此时河套平原之内,一望无际的草原正好翻出绿色,一片春意盎然。
王垕领四将并排驰骋在这绿色草原上。
“哈哈哈哈!畅快!子龙!仲康!佑维(张绣字)!此地距离冠军侯所至狼居胥山已然不远,感想如何?”
王垕感受着这浩瀚草原,心情大畅。
赵云想象,这半年来,经历也太离奇了,关键是不憋屈。
“此战将军若能彻底根除匈奴,当功不下当年冠军侯。我等追随将军,亦会名垂青史,快哉快哉!”
王垕:不想子龙还会拍马屁!
王垕刚想赵云是拍马屁,许褚却又道:“匈奴虽说于建武二十四年彻底归汉,但一百多年以来,反复无常,将好好一个河套地区方圆千里,变成荒芜之地。此患不除,后世必受其害。今将军彻底将其铲除,虽说手段有伤天和,但却乃以一人之名,换万世之利,岂是冠军侯一将可比?”
王垕听到许褚这马屁,顿时觉得赵云那不叫马屁了。
虽说有些言过其实,但是真香。
见张绣并未说话,王垕主动问道:“佑维!你是何感想?”
“绣以为,以将军神武,击破左贤王,踏平匈奴不算难事。然这偌大草原,如今人口凋零,却该如何恢复?”
原来张绣因为王垕承诺表他为度辽将军,他就已经考虑此地发展了。
王垕郑重的说道:“只要以人为本,世上并无难事。”
张绣默默点头。
就在这时,抚军校尉部探子来报,左贤王刘豹已经将王庭迁入五原县城,而且各地大小部落匈奴民,皆迁入了附近城池,牛羊马匹,一律不许留在城外。
听到这个消息,众将皆脸色难看起来。
若是迁入城中防守,他们骑兵攻城,难度极大。
但王垕却不惊反喜,哈哈笑道:“如此,不出数日,则左贤王部必亡!”
见众人不解,他这才解释道:
“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