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曹操来访,任峻问计(第1/2 页)
刘备还是没确定要不要退军。
“哎!王垕此子,竟以数千之众破河北,有此人在,曹贼何其幸耳。”
毕竟这军要是退了,回到襄阳,军权就不再属于自己,但若不退,万一败了,又怕刘表怪罪。
徐庶继续劝道:
“操挟河北大胜之威而回,此战损失不大,据闻得了邺城与袁绍赔偿粮草数十万石,可谓兵威正盛。且如今天入寒冬,将士们每日受冻,万一下雪,更是难捱。此时若曹操提兵南下来援宛城,那时恐难以抵挡。不如撤军,命刘辟、龚都等黄巾余众继续回汝南劫掠骚扰,待来年回暖,再向刘荆州要兵权再来不迟。”
刘备苦思之后,最终还是听取了徐庶建议,打算南撤。
但让刘表明年继续攻打南阳,恐怕难度极大。
若非曹操与袁绍相争,刘表根本就不会出兵,现在曹袁停战,结果可想而知。
~~~
许都郊外。
一行人继续往前,很快就到了水泥厂。
曹操坐在马上,放眼望去,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河边一堵围墙绵延数里,红砖围墙内,几处大窑散发着大热,让整个世界温度都提高不少。
顺着水泥路往前走,一座石山前,数以百计的工人正在采石,虽然他们都忙碌敲击,脸上却满是笑容。
这些人看到他,自然不知道眼前这群骑马之人中,其中一人便是曹操,只当是哪个大官又来参观,于是干得更起劲。
曹操示意随行的亲兵们不惊动他们,而是带着一群人继续往前走。
一行人正往前走着,远处四栋长度超过百步的红砖建筑引起其注意,此时那栋办公楼内:
“报!司空亲临,将作大匠曹均、大司农任峻二位大人,以及两位司空公子随行。”
在外面境界的王雷认得曹操等人,赶紧进来禀报。
王垕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出厂。
拜见之后,曹操也便跟着王垕到了建筑大院。
“此屋便乃子平所言之砖瓦房?”
“然也!义父,请随孩儿来,入内查看。”
曹操饶有兴致的跟着王垕过去,下马走上楼梯,在楼梯上跺跺脚:“此梯亦为水泥铸就?”
“是,义父请看,此梯中有铁条,造价较高,孩儿已然准备扩大南阳铁厂,不过这却需花些时日。还有,义父请上来,此为水泥地板,有此构造,此屋二层与地面无异,若以此法造桥于河,只需比此处更厚些,宽阔河流再辅以桥墩,则可险阻变通途。”
说起南阳,曹操又想起那边还有战事,也不知道刘备兵马退了没有。
根据郭嘉的分析,北方战事已平,刘备断然不会再坚持。
“为父很期待你所造水泥桥,此番前来,除了看看你这三厂建设如何,我还想知晓,你为何荐曹均为将作大匠,任峻为大司农。此事是否有其他深意?”
其实王垕推荐二人,也有目的,并非纯粹帮助曹操安插心腹,一步步将朝中官职占据。他就是要推广三厂,让以后所有官署建筑,皆交于他们去做。
只要三厂越发壮大,他考取所用之人就会越来越多,这些人一旦有成长之机,那就是一股新势力。
当然,这还不够,但已经有种子。
“义父,子平为将作大匠,孩儿有一点考虑。据孩儿测算,同样的房舍,若按成法建造,成本比以水泥红砖建造高三倍以上。以毓始台为例,仅仅一处高五丈石台,外加八处房舍,当初花钱八百余万,但以水泥建造,数十万足矣。若子平为将作大匠,便可与孩儿接下来要成立之建筑司合作,如此双赢。”
“差距竟如此之大?”旁听的曹均倒吸一口凉气。
曹操也是心中震动不已。
这就是木质结构与砖瓦结构房屋的造价差距,其实成本连两成都不到,王垕只是想让砖厂和水泥厂多赚点钱,尽快积累资本而已。
“建筑司何时可成?”
“回义父,此番孩儿回来,首要之事,便是组建筑司,不出数日,当可完成。”
“好!好,如此一来,正好可将承明殿余下工程,皆交于建筑司,能省数百万钱!”
这边谈得差不多了,却见曹操给任峻使了个眼色,任峻这才道:
“仲谋,我此前不过都督许下屯田,所屯田之地,皆良田,极好管理。但今你荐我为大司农,掌全国农事,我实无太多经验。今岁大旱,收成欠佳,明年若继续如此,该如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