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辅国大将军(第1/2 页)
曹操心知肚明,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他和袁绍无论谁都无力在现阶段继续下去。
天下钱粮就这么多,他曹操三面受敌,南阳、广陵大战数月,都需要粮草。
而且那边战事还未结束,只有北方战事停止,他才能去收拾刘表和孙策。
袁绍这边也同样,这一战他损失惨重,精兵打掉数万,粮草损失近百万石,已经只能转入守势。
所以才有了许攸出使这一出。
说实话,家小不家小的,已经成为次要。
许攸来谈,最重要是双方达成暂时的和解。
但许攸提出一个条件,曹操却狮子大开口。
战马三千匹,粮草三十万石,这已经可以支持打一场战争。
许攸立刻拒绝道:“不可能!我主愿让大将军位,已拿出诚意。你曹孟德若执意如此,则不出数月,我主当再提兵三十万来取邺城,那时两败俱伤,便等刘表孙策之流渔翁得利。”
曹操倒是没想到许攸如此硬气,却见宴席上一人猛地拔剑一尺,一人忽然站起。
拔剑的乃许褚,站起的乃王垕。
许褚对许攸怒目而视,王垕却喝道:“义父!他袁绍不给,我自去为义父取之。孩儿请令,提兵为义父取青州!我倒要看看,他袁绍三十万大军能奈我何!”
按照王垕的预料,曹操下一步,应该就是要取青州。
毕竟黄河以南若不全收入囊中,总不安稳。
许攸其实也是强装硬气,他在王垕手里败了一次,此时见王垕横眉冷对,立刻心中一慌。
曹操其实知道,袁绍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他也不过狮子大开口而已,却没想到,王垕似乎认真了。
见许攸竟陷入思考之中,他不禁暗暗觉得,说不定有戏。
想到此处,曹操也配合演起来:
“子远,他袁本初发起战事,如今既已败北,便当赔偿我损失。这数月,我也消耗不少,他赔偿些,也是应当。其实子远若不来,我亦在商议出兵青州之事。那时只需我儿仲谋领兵数万,徐州臧霸等提军北上,要取青州,也不算难事。”
许攸听曹操之言,似真的要发兵青州,当下大急道:“此事,我当快马报之我主,请其亲自定夺。”
事情到了此等地步,许攸哪里还有心情饮宴,只匆匆吃了几口,便告辞离开。
两日后,曹操大军抵达邺城。
王垕带甄宓拜见,操见甄宓之姿,心中暗叹,方知王垕为何会直接纳取此女。
随后,操于太守府接见高顺、匡运、张合、卢堂四将,王垕呈上此次裁军名册,并言明,自己与降军早有约定,这才获对方支持,拿下此战,放归他们,只不过履行承诺而已。
曹操其实早知原委,自不多说什么。
于是曹操论功行赏,当场便开始拜将。
高顺以陷阵营居此战主将之下首功,迁中坚将军。
这已经是四品常设将军。
以张合之功,拜为广威将军,四品杂号。
匡运与张合一样,属于关键投诚立功,也为四品杂号广武将军。
至于卢堂,他原本职位还没达将军级别,不过是东门校尉,于是迁裨将军。
各将虽心中大喜,但迟迟未见曹操如何安排王垕,都心中有些迟疑。
按理说,王垕此次功劳之大,甚至比平定一州更大。
曹操也知道所有人都在等自己安排,就连曹纯、曹仁等,也在猜测,到底要如何封赏如此大功。
见众人好奇心被勾起,曹操也恶作剧一般露个窃笑,随后朗声道:“我儿之功甚大,我当表揍朝廷,拜我儿仲谋为辅国大将军,金紫印绶,可开幕府,仪同三司。至于各将爵位封赏,则等回许之后,我再表奏。”
众人深吸一口气,满脸震惊之色。
要知道,辅国大将军与辅国将军虽仅仅多了一个大字,但却有天壤之别。
此位为后汉时期所设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将军之上。
这在将军中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常设高级将军位。
至于镇军大将军等不常设将军位,自然不算在内。
最恐怖的是可开幕府。
开府是啥意思,是可以建立自己的办公地点,并自行选择自己的僚属,包括长史,丞,参军,主簿等等。
此前只有大将军,三公可开府。当然,曹操由于当时迫于压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