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页)
守卫莱芜,虽是风光无限,却也有着重大的责任:要防备青州的敌兵来袭。
北海兵已经占领青州,骁勇之名震慑四方,让徐生部下常常心怀恐惧。这倒还没有什么,最可怕的是,那勇名冠盖当世的武威王竟然从洛阳来到了青州,自领青州牧,那埋伏在临淄城外一戟刺伤张饶左肩的,就是那恐怖的武威王!
他将徐生本部黄巾在青州的基业连根拔起,又带上数万兵卒,一路杀奔兖州,难道他真的不肯放过黄巾军,一定要赶尽杀绝么?
想到愤恨处,徐生的牙狠狠咬起,眼中怒火熊熊。
他披衣而起,叫几个侍卫进来,帮自己穿上甲胄,拔出宝剑,大步走出房门,向城墙而去。
城门已经紧闭,古老陈旧的城墙上,上千名黄巾将士紧张地望着城墙外面的烟尘,眼中都有惶恐之色。
徐生走到城头上,举目远望,但见一支军马向这边而来,远远停在城外,开挖堑壕,准备立下营寨。
徐生心中满是愤恨,大喝道:“三弟何在?”
他的族弟徐和跑上城头,大声道:“哥哥,我在这里!”
徐生咬牙道:“你去带上一支精兵,我们趁着敌兵立足未稳,先去冲杀一阵,挫了他的锐气!”
徐和眼中现出兴奋之色,正要大声答应,忽然目光一转,落到城外疾驰而来的一匹骏马上面,不由呆住了。
那匹骏马高大无比,为徐和见所未见,比别的马都要高上一头还多。它的浑身上下,尽为纯黑毛色,油黑发亮,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绝无半根杂毛,显是一匹雄骏已极的神驹,看得徐和羡慕不已。
马上那名战将,相貌英俊,面色冷漠,身材甚是高大英伟,手中提着一支又粗又大的方天画戟,戟杆足有碗口粗细,戟端月牙刃甚是长大锋利,寒光四射,显然也是一柄神兵,令人见而胆寒。
那将身上的气势凌厉,颇有猛将之风,目光只向城头一扫,城上黄巾将士便觉浑身发冷,登时便矮了几分,向后退去,不敢与他那凌厉的目光对视。
徐和呆了半晌,醒悟过来,再转头看向徐生,却见他也是两眼发直,面现惧色,和满脸的愤怒交织在一起,一副又恨又怕的模样。
徐和小声叫了他几句,徐生才醒觉,回头看到他,怒道:“你怎么还不去调兵?”
徐和面色凝重,轻声道:“哥哥,我看外面那人,可能就是洛阳来的武威王!”
徐生闻言面色大变,拔刀欲出城去与那猛将拼命,刀在空中挥了几挥,却说不出话,脚步也停了下来,回头望着那城外来回奔驰的武威王,颓然道:“不用出城冲营了,先守好城池再说吧!你去告诉兄弟们,一定要小心守城,不要让敌军冲进来了!”
徐和也是一脸沮丧,低头接令,叹息着去了。
在城外,封沙回头看着挖壕立寨的士兵们,唤过一个队长,吩咐了几句。
那队长磕头而去,不多时,便带上数十名大嗓门的士兵站在城前,大声吼道:“武威王有令,城中黄巾军将士,投诚者既往不咎,带军来投者可赦罪赐官,顽抗者必杀无赦!”
城中黄巾军兵听了,都现出半信半疑之色,有人却是暗暗喜悦,知道自己的性命或许能在攻城之后,得以保全。
徐生看到部下军兵脸上暗藏的喜色,不由大怒,站在城头上怒吼道:“胡说!官军一向出尔反尔,你们怎么能听信这种骗人的鬼话!来人,只我找几百个大嗓门的兄弟,拼命向城外骂!”
徐和忙去叫了几百人上城,对准挖壕立营的官军放声大骂,骂声立时便将城外官军的劝降声压了下去。
封沙听到城中传来的骂声,也不以为意,又吩咐一个传令兵到营中传讯,不多时,数千人围住城墙,放声大叫,齐声将刚才那些话说了一遍,声音响彻全城,满城百姓、黄巾都听得清清楚楚。
莱芜小城,只有十余万黄巾,其中精壮者不过两万余人,也大都被连年饥荒饿得面黄肌瘦,浑身无力。见青州大军来此,满城百姓尽皆惶恐,只怕官军入城屠戮、抢掠。后来听说统兵攻城的竟然是那仁义之名传播天下的武威王,百姓尽皆暗自喜悦,偷偷传言,这一次可有活路了。
黄巾军将士也怕敌军势大,听了此言,虽不十分深信,心下却也道:“武威王虽然残暴,却一向说话算话,他说不杀我们,我们若是投降了,多半就真的能活命,不会被人砍了头去向朝廷报功。”自此便有几分怯了,心中都有降意,只是恐惧徐生的威严,没有人敢向他吐半个“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