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手,菜烧得非常不错。婚后,见于为好像什么事都知道得比较地道,戚君慧非常惊奇,曾多次追问,但于为总说是以前在书上看的,戚君慧也逐渐信了。
婚后的日子很平静,转眼间,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婚后两年,生了个女儿,取名于静灵,现在已经四岁多了。六年中,于为练功的机会少之又少,由于怕引起戚君慧的误解,所以,只是在戚君慧没在家的时候,才进如意居中去打坐体悟。这六年,于为练就了一项本领,自己在如意居中打坐时,只要戚君慧一回来,于为老远就能听出戚君慧的脚步声,并可以马上停止打坐,及时从如意居中出来。所以,于为的秘密,戚君慧也一直未发现。
几年体悟下来,于为心下明白,已经完全可以开始下一个阶段的修炼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毕竟,心动期的修炼是真正的修仙,每一次入定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以上,如果自己躲在如意居中入定,家里人找不到自己,不知道会怎么慌张呢。
不过,有时尽管戚君慧在场,于为仍然打坐体悟,但谎称自己是练习气功。戚君慧自然请于为教她,幸好于为看过的书多,其中少不了气功方面的,通过悉心研究,找了一种适合女性锻炼的功法,传给戚君慧。虽然于为没修炼过那种功法,但凭着自己练习仙缘法的底子,还是很顺利的满足了戚君慧的要求。从此,夫妻两人经常在一起打坐,戚君慧一直蒙在鼓里,以为于为练习的功法,与自己是一样的呢。于为每当想到这里,就不免暗中发笑。
看看快到公元一九九一年了,于为所在的纱厂的效益,也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厂里又是调整领导班子,又是搞承包,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始终不见景气,许多人开始找退路了。
在于为他们科,科长林永明本来就心有不甘,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现在见厂里效益不好,干脆辞了职,回农村去当养鱼专业户去了。
林永明走后,论资排辈,由原来的副科长主持技术科工作。本来一开始还没什么事,但因为于为业务能力较强,有人私下议论,认为于为应该当科长,不料,这些议论不知怎么的,传到主持工作的副科长耳朵里去了。于为虽然觉得不妥,但也没有办法制止这些议论,渐渐,于为感觉到了副科长对自己的提防之心。
本来工作与否,对于为确实没什么意义,对当不当领导,于为更没有想过,反正自己不吃饭也饿不死。但戚君慧要吃饭,女儿要吃饭,于为和戚君慧都是明白人,两人也看出,再呆在厂里没什么奔头了。于是商量了几次,并做通双方老人的思想后,两人也象林永明一样,双双辞职下海开饭馆。
辞职后,张罗了一段时间,东拼西凑,筹集了一万多元。于为考察后,把自己的客户群定位在工薪阶层上,在一条不算太偏僻的街面上,低价租了间小屋,有五十来平方,又花了几千元进行了适当的装修,做好了开张的准备。
第十五章 结识同道
在于为和戚君慧的精心准备下,饭馆如期开张了。戚君慧费了几天脑筋,给饭馆取名为“誉美食家”,名字想好后,宝贝得不得了,在于为面前大大地自夸了一番。见戚君慧兴致这样高,于为当然点头同意。
开张之前,于为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练习提高做菜技术。一个小饭馆能否生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特色和口味。于为是个聪明人,知道应该出奇制胜,再三斟酌后,决定以川菜为主。四川是个人口大省,到全国讨生活的人很多,在天津开川菜馆,既照顾了川人,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天津本地人的换口味心理,一举两得。为使饭馆的川菜地道,一开始于为还想请个四川厨师,但一直没物色到,于为才下决心自己上。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菜肴口味有天壤之别,川菜是中国主要菜系之一,享有“吃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川菜取材广泛、风味独特、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要做好川菜是不容易的,故有“十年的秀才、百年的厨师”之说,但好在于为以前对做菜本来就有些讲究,现在为了饭馆的顺利生存,更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一段时间的私下练习后,就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炒、煎、烘、氽、炸、熏、泡、炖、糁、焖、烩、爆等技法了,做出来的十几个家常菜达到了色、香、味、形的统一,于为也不禁自我陶醉起来:嘿嘿,还真想不到呢,自己技术会这样好!美死。
誉美食家开张后,果然天如人愿,生意兴隆。由于饭馆味道不错,价钱适合工薪阶层,开张不久,就有了比较稳定的客户群,到后来,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提前订餐。人逢喜事精神爽,于为仗着自己修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