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日记161(第1/2 页)
红楼梦日记161
暮春时节,大观园里落英缤纷,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洒在蜿蜒的小径和清澈的池塘之上。沁芳闸边,溪水潺潺流淌,水面上漂浮着片片花瓣,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远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在绿树繁花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清幽雅致。
怡红院内,贾宝玉刚刚在榻上慵懒地翻完几页书,伸了个懒腰,便起身在庭院中踱步。此时,雪雁抱着一摞衣物匆匆走过,不小心撞到了一旁的花架,几盆娇艳的兰花微微晃动起来。
“哎呀,雪雁,你这是怎么了,如此慌张?”贾宝玉连忙上前,稳住花架,关切地问道。
雪雁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红晕,略带歉意地说道:“宝二爷,奴婢失礼了,林姑娘让我赶紧把这些衣物送去洗呢。”
贾宝玉看着雪雁手中的衣物,摆了摆手,笑着说:“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你且过来,我正有话想和你说。”
雪雁微微一愣,心中虽有些疑惑,但还是放下衣物,走到贾宝玉身边,福了福身,乖巧地说:“二爷有什么吩咐?”
贾宝玉指了指一旁的石凳,示意雪雁坐下,然后自己也坐了下来,拿起桌上一本《西厢记》,兴致勃勃地说道:“雪雁,你可曾读过这些有趣的话本小说?”
雪雁摇了摇头,有些羞涩地说:“奴婢哪有那个闲工夫和本事读这些书呀,平日里光是伺候林姑娘就忙得不可开交了。”
“可惜,可惜,”贾宝玉轻轻叹了口气,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你若是读了,便知道其中的妙处了。就说这书里的门道,那可真是多着呢,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现,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两山对峙,烘云托月……”
雪雁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打断道:“二爷,您说的这些,奴婢实在是听不懂,什么间架、曲折的,这书里的故事不就是讲些公子小姐的事儿吗?”
贾宝玉笑了笑,耐心解释道:“雪雁,你可别小瞧了这些故事。就说这‘间架’,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个大框架,故事也一样。比如《西厢记》,开篇先点明了张生在普救寺偶遇崔莺莺,这就像是房子打下了地基,定好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地点。而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有了稳固的间架,故事才能立得住,不然就像一盘散沙,没个形状。”
雪雁微微点头,似乎明白了一些,又问道:“那曲折又是什么呢?”
“这曲折啊,就是故事不能平平淡淡地发展,得有起伏,有波折,这样才有意思。”贾宝玉兴致勃勃地比划着,“你看张生和崔莺莺,本是一见钟情,可偏偏老夫人从中作梗,横生枝节,要张生考取功名才肯许婚。这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的感情就经历了诸多磨难,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愁,看得人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的。要是他俩一开始就顺顺利利地在一起,那这故事还有什么看头呢?”
雪雁若有所思,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原来是这样,那顺逆又是什么意思呢?”
“顺逆嘛,”贾宝玉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简单来说,顺就是顺着事情的发展方向来写,逆则是反着来。就像张生在追求崔莺莺的过程中,红娘的出现就是个顺的情节,她帮助两人互通心意,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可老夫人的阻拦就是逆,给他们制造了困难。有顺有逆,故事才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就好比划船,时而顺水而下,轻松畅快;时而逆流而上,充满挑战,这样的旅程才让人难忘。”
雪雁听得入了神,不禁拍了拍手,说道:“二爷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趣,那映带又是什么呢?”
“映带就像是一幅画里的各个元素相互映衬,相互关联。”贾宝玉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在故事里,人物与人物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西厢记》里,张生的才情和崔莺莺的美貌相互映带,两人的爱情故事又和普救寺的环境、老夫人的态度等情节相互映带。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像咱们大观园里的山水、花草、亭台楼阁,相互映衬,才显得如此美丽。”
雪雁听得频频点头,又问道:“那有隐有现呢?”
“这有隐有现啊,”贾宝玉重新坐下,拿起书,指着其中一段文字,“有些情节和人物的心思,作者不会直接明说,而是通过一些细节暗示出来,这就是隐。而有的则是直接展现给读者,这就是现。比如崔莺莺对张生的感情,有时候她会通过诗词、眼神等隐晦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