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范成大(第3/4 页)
树一帜。
范成大的田园诗更是成就非凡。在古代诗歌史上,田园诗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隐逸情抒情诗,田园风光只是诗人静谧心境的外化,而对农事多有忽略;或者像唐代诗人元稹、张籍等把农民生活写进乐府诗中,但又没有田园风光的描写。范成大创造性地将这两个传统合为一体,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他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着名。这组诗共六十首七言绝句,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农民生活真实质朴,田园风光自然清新,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 “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
(二)文赋盛名远扬
范成大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杨万里在《石湖居士诗集序》中对其赞誉有加:“(范成大诗)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
范成大的词作情长意深,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他还写了一些应酬唱和、山川行旅、叹老嗟悲以至讲论佛典禅理之作。
范成大善书,书法清新俊秀,典雅俊润。只可惜,他为诗名所掩,书名不彰。明人陶宗仪《书史会要》谓范成大 “字宗黄庭坚、米芾,虽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范成大的书法,受母亲影响,其母蔡夫人是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蔡襄的孙女。范成大传世墨迹以尺牍简札居多,他在成都与陆游饮酒赋诗,落纸墨尚未燥,士女已万人传诵,被之乐府弦歌,题写素屏团扇,可惜这些墨迹都未传下来。现今所能见到的范成大手迹,以他五十四岁所书《明州赠佛照禅师诗碑》为第一,此碑早佚,但有宋拓本藏于日本东福寺。范成大现存的手迹还有《兹荷纪念札》《垂海札》《荔酥沙鱼札》等,他的行书《田园杂兴卷》也常为人们所乐道。明代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说:范成大 “归隐石湖时作即诗。无论竹枝、鹧鸪、家言,已曲尽吴中农囿故事矣!书法出入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间有米颠(米芾)笔,圆熟遒丽,生意郁然,真是二绝。”
六、作品丰富传后世
范成大一生着作颇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石湖集》是范成大的重要诗词集,收有《石湖诗》三十四卷,《石湖词》一卷。书后还附传记、校记及清人沈钦韩作的《范石湖诗集注》等资料。范成大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在《石湖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田园风光的赞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山川行旅的感悟。
《骖鸾录》是范成大赴广西静江府途中的纪行之作。取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句义为名。这部作品记录了他一路的所见所闻,不仅有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有他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想。通过《骖鸾录》,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范成大的内心世界。
《吴船录》是范成大从四川制置使召还,取水路东下时的日记体游记散文。书中对沿途名胜古迹如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洞庭湖、赤壁、黄州、庐山等记载尤详,且时有考证。为后人研究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桂海虞衡志》则是范成大对广西地区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等方面的记录。书中详细介绍了广西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动植物资源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除了这些着作外,范成大的诗词作品也广为流传。《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组诗共六十首七言绝句,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如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写出了初夏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则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车遥遥篇》也是范成大的经典之作。“车遥遥,马憧憧。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范成大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