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成嫌涝抖际呛桶�⑶浊械奈⑿Γ�不笆焙脱赵蒙���羟峥於�骄病K�纳硖遄耸疲�宦凵峡巍⒄玖⒒故切凶撸�急3终�保�颖澈罂床坏交⌒蔚�###(俞子夷语)《我的半生》序二,江西教育用品厂,1941年。。他对公益事业表现出极大热情。在清华期间,陈鹤琴做了两桩一直到几十年以后仍为他自己津津乐道的“事业”。第一桩事业,陈鹤琴在清华园内办了一所校役补习学校,每晚上课,对象是学校里的工勤人员和杂役,通常都会有三四十人上课;第二桩事业,陈鹤琴在离清华园二三里外的成府村办了一所义务小学,教乡村的孩子识字、读书。两所学校的校长由他一人担任,教师则由他自己和班上的同学共同担当,班上的学生有几十人。清华学堂毕业时照
当时清华园附近一带都是乡村田舍,南起大钟寺,西至海甸,都曾踏遍了这个“青年天使”(郑晓沧语)的足迹。每到圆明园的废墟映着夕阳残照的时候,年轻的陈鹤琴带着老老小小的学生们有说有笑回到学校。他去上夜课时,手提灯笼,穿过稀疏村落;下课后,又沿着田垅间蜿蜒曲径走上返回清华的大道。他与校内外人们相处都很好,不论是校内同学还是校外贩驴的乡民、乞丐都逐一接近。
在陈鹤琴即将离开清华赴美前,有一个曾在校役补习学校学习过的理发匠对他说:“陈先生,你要离开我们了,我们很难过。你待我们实在好,我们不能忘记你。”这位理发匠向陈鹤琴索要了一张照片,要把它挂在墙上,作为纪念。然后,理发匠将一把旧式剃头刀送给陈鹤琴并说道:“这把刀剃起胡子来比外国刀来得快,每次你用它的时候,也可以想到我们呢!”这番朴实的话语一直萦绕在陈鹤琴的记忆里。23年后,陈鹤琴已成为大名鼎鼎的教育家,有一次来清华开会,在饭堂里,一个厨房里的老师傅居然认出了他:“你不是陈先生吗?”
陈鹤琴的同学邱椿回忆当年的情形:“仿佛是民国三年春季的一个星期日,笔者同几位朋友到清华园南约二里路的成府村蹓跶,猛然看见街头许多村民,男女老幼,挤成一团,其中有个口齿清楚的小孩子,讲什么‘雷声的起源’,博得如雷的掌声。仔细打听,才知道讲演者是成府小学的学生,而这个小学是陈鹤琴先生创办的。‘陈鹤琴将来必定是一个大教育家。’有个朋友这样说。”《我的半生》序八,江西教育用品厂,1941年。后来,这所小学继续办了下去,新建了校舍,招了几百名学生,有了相当规模。
这是陈鹤琴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开始,也是他最初的教育实践。
六十多年后,陈鹤琴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
我今年虚度90岁,适逢吾校清华七旬大庆,何幸如之。
我回忆当年离吾校不远的地方海甸成府,我专为附近穷苦失学儿童办了一个义务小学,每天下午4时回来还为清华校役办一个补习夜校。这是我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开端。《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49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 憧憬与向往(1)
早年清华的学生,都有一种挥抹不掉的情结,所谓庚款之痛。清华创办的历史与国难、国耻相连,深深地印刻在这些来自各地的莘莘学子的内心,隐隐作痛。陈鹤琴写道:在童年时代,我的人生观无非是显亲扬名。在中学时代,我的人生观在济世爱众。在大学时代,我的人生观除济世爱众外还能注意到救国呢。这种救国的观念是在清华养成的。清华创办的历史我很明白。清华的经费是美国退还的庚款。庚款是什么呢?无非民脂民膏而已。所以我觉得我所吃的是民脂民膏,我所用的也是民脂民膏,将来游学美国所有的一切费用,也都是民脂民膏,现在政府既然以人民的脂膏来栽培我,我如何不感激呢?我如何不思报答呢?爱国爱民的观点从此油然而生了。《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57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1914年7月,在周诒春校长的带领下,来自清华的毕业生从北京南下来到上海,24岁的陈鹤琴是其中之一。这一批留学生,除清华以外,圣约翰和各省都派遣了学生,共100人左右。环球学生会的朱少屏负责办理出国护照、订舱位和筹备欢送会等事宜。欢送会是在某花园里举行的,担任过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唐绍仪先生致欢送词,谆谆地勉励这些即将远行的学子。陈鹤琴与众多学子认真聆听,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使这些年轻人几乎不能平静。这些来自于中国各地、刚剪掉辫子不久、还穿着长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