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1/4 页)
长孙承良立刻开口劝说道:“主公,这次的动作是不是太过快了!如此一来恐怕卢龙会四面八方的出现叛乱!”
张承业却表现不同的意见,“现在朱温和李克用的精力都被牵制在关中,正是我们整顿吏治的时候。如果是平时我也反对,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国公深得士兵爱戴。谅他李长天也反不了天去!而三镇土豪难道还可以和军队对抗吗?而且他们对抗更加好,现在卢龙有三百万人,其中一百五十万是自由民,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是佃户、奴仆、黑户。将这些人解放出来,卢龙将得数十万百姓!虽然有些动荡,但现在正是适合处理这种动荡的时候!难道要等李克用腾出手来的时候再作整顿吗?”
李存焕立刻拍板,任命张承业为三镇观察使,各州刺史配合,负责各地丈量,有权无须申报,调动五百人以下军队。
PS:求推荐票!很长时间没有求过了~码字去……
' '
第135章 聂夷中
第135章聂夷中
这头刚刚忙开了,冯道又来找李存焕了。
“主公,没有多少棉花种子,那些富户只是将棉花作为观赏物,种的不多。”冯道一脸无辜的看着李存焕。
李存焕又是头疼了,棉花种子这得到关中那边去,说不定还要到沙洲、安西这些更往西一些的地域。可这事情找谁去?
冯道自然知道李存焕的想法了,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我听闻城西有一商贾,年纪不大,二十五六,但为人十分喜欢行险,时而家财万贯,时而一贫如洗。不过因为乐善好施,结交了不少朋友,每次哪怕一贫如洗,也得到别人的帮助。我看主公如果想要棉花种子,可以让这人到关中购买。”
“这件事情可以,你去安排一下!”李存焕闻言长呼一口气,点点头,开口说道。
过了一会儿,李存焕见冯道还没有挪动脚步的意思,还道有其他的大问道,不由有些头疼的问道:“除了这个棉花的事情外,还有什么事情?”
冯道有些迟疑的点了下头,略微有些紧张开口说道:“下官刚刚认识了一个朋友,但身无分文,下官想让主公收留!”
“哦?是什么朋友,居然让冯道你亲自来到向我求职?”李存焕有些好奇的看着下面忐忑不安的冯道。
冯道不由露出一抹苦笑,开口说道:“我那朋友什么都好,就是性格太直,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年已经五十有九,但不过是华阴尉致仕。”
“哦!?”李存焕更加好奇了,进士出身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在唐朝常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话流传。大唐每次科举的进士多则二三十人,少则七八人。
以大唐的人口基数而言,这个科举制度简直就是鱼跃龙门一样的困难。而且进士一向都是那些节度使最爱的幕僚。即使著名的韩愈也做过节度使的幕僚。所以李存焕听到一个进士找不到工作也罢了,居然还要冯道来到求自己,这个是什么进士呢?
冯道苦笑一声,大有愁眉苦脸的样子,开口说道:“也许主公也听过他的名字。”
“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谁啊?”被勾起好奇心的李存焕有些迫不及待了。
“聂夷中!”冯道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
“谁?”李存焕眨眨眼,有些茫然的开口问道,“他有什么特别的吗?”
冯道更加惊讶,仔细看了李存焕一番,见李存焕并不是装傻充愣,苦笑一声,开口说道:“此乃关中大诗人,我给主公你吟诵他的一首诗!主公你大概就知道他了!”
“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存焕闻言点点头,有些兴奋的开口说道:“啊!原来这首诗居然是他作的!这倒是一个怜悯百姓的人啊!”
冯道点下头,开口说道:“聂先生虽然是进士出身,但他出身贫寒,而作风高尚,比如他的《公子行》,讽刺当时长安权贵公子叫横跋扈,这才被去了官身!”
李存焕闻言点点头,别的他不知道,‘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单单这么一句话,就已经说明了聂夷中的性情。这样的诗,如果没有一定的境界是怎么样也写不出来的。“你明天带他过来吧!”
聂夷中是一个非常老的人了,虽然年纪上五十九岁,但如果有人说他是七十岁也有人信。不过他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质,或者是风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