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2/4 页)
?”
“陛下,咱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我认为没必要继续在这里跟那些小股溃兵纠缠。把那些漏网之鱼交给政府六师吧,我们应该立即集结部队,直捅阿富汗。”十二万人对付两万英军步兵,打了四个小时还没能肃清敌人,这让布斯曼很不满意。
巴列维国王点头同意道:“将军,你说的很有道理,咱们现在就出发,打阿富汗英军一个措手不及。”
bk
第二八五章 花钱买平安
“加利福尼亚小子打败华盛顿特区巨人!”、“藏污纳垢的联邦调查局!”、“埃德加…胡佛,美国英雄?”、“汤姆参议员VS埃德加…胡佛!”………
“比尔詹德――蒙哥马利元帅的滑铁卢!”、“伊朗VS英国!”、“给温斯顿的一记响亮耳光!”………
全美各大媒体老板无疑是今天最兴奋的人,因为今天是二战结束之后,报纸杂志销售最火爆的日子。
相对于横空出世的汤姆参议员重拳出击联邦调查局、伊朗的乌合之众出人意料的全歼英军两个整编师来说,前五星上将马歇尔担任国务卿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闻。
墙倒众人推,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在接受特别调查委员会质询并被联邦检察官带走后,华盛顿、纽约等全美各大城市,雨后春笋般冒出无数被联邦调查局侵犯合法权益的人,纷纷站了出来声援汤姆参议员的调查行动。
报纸、电台、杂志的宣传更是一边倒,埃德加…胡佛顿时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而大英帝国被伊朗全歼两个步兵师的消息,更是让美国人民感到不可思议。精明的媒体编辑们迅速整理出巴列维国王的简历、事迹,以满足读者们的好奇心。
早上八点的报纸刚销售一空,电台内又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那个年轻的国王,竟然亲自率领大军攻进了阿富汗。
年轻的国王、英俊的面孔、良好的教育、面对强权百折不挠的斗争,让巴列维国王顿时成了美国姑娘们心仪的对象。有消息说《时代》周刊的下一期封面,就是那位正在战斗的国王。
美国人真的很天真、很善良、很可爱,他们现在才发现中东已经进行了一个半月的战争,而伊朗也有近四十万军民,死于英军的高强度轰炸。
在美国人现在的眼里,温斯顿…丘吉尔不再是战胜希特勒的英雄,而是一个喜欢欺负王子的邪恶老巫师。
人道主义者们纷纷组织起来,要求政府与英国沟通,让他们进入伊朗从事人道主义救援。
军火商们更是对杜鲁门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满,极力要求白宫向唐宁街施加压力,敦促英国政府停止进攻。他们之所以着急是有道理的,因为巴列维还欠他们几亿美元。如果让英国彻底推翻了巴列维王朝,那对他们来说就大大不妙了。
刚担任国务卿就遇到了这么棘手的事情,让马歇尔非常头疼。
“先生们,中东局势已经彻底失控了!真难以想象,我们的一个盟友用我们提供的武器,去打另外一个一样持有我们武器的盟友。我的上帝!这真是太糟糕了,我想克里姆林宫里的那位,这会儿肯定乐开花了。”杜鲁门总统扔下杜勒斯提供的简报,气急败坏的惊叫道。
马歇尔揉了揉太阳穴,苦笑着说道:“总统先生,我认为咱们还是应该搞清楚,他们是谁在打谁?”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搞清楚,前晚阵亡的霍梅尼无疑是这场战争的肇事者,没有他的武装叛乱,没有他的石油国有化行动,就不会招来英国人的怒火。
但现在人已经死了,那个固执的老家伙竟然拒绝了伊朗伸出的橄榄枝,企图彻底的推翻伊朗政府,这让白宫官员们非常气愤。
在众人的心目中,巴列维国王向英国宣战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不管谁处在那个位置上,如果在英军大举入侵时,不站到伊朗民意一边,那他这个国王就当到头了。
现在的情况更复杂了,蒙哥马利率领他的部队正攻击伊斯法罕。而巴列维国王则带领十二万部队,行军式的进攻阿富汗。
见国务卿提出了这个问题,杜勒斯连忙回答道:“先生们,根据最新情报,伊朗空军从今天凌晨五点起,便对停泊在波斯湾的英军航母,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的空军基地开始了大规模空袭。
虽然没有确切的战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阿富汗、巴基斯坦四个皇家空军基地跑道上的飞机,这会儿应该被炸毁在了跑道上。”
“可怜的温斯顿,他这次算是在阴沟里翻船了!”杜鲁门总统幸灾乐祸的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