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3/4 页)
问题,那霍梅尼的什叶派死忠分子,就要用血肉之躯去对付英军坦克了。
就算石油国有化行动开始后,英国政府不发动侵略战争。这么多武器在什叶派极端武装分子手里,迟早会闹出点什么事来。那巴列维国王就有借口,进行一次“强化治安”行动,顺便把那些长期与自己作对的家伙一并收拾了。
而霍梅尼想的却恰恰相反,他经过一翻盘算后发现,如果自己能武装起十万人的军队,再加上政府军内支持和同情什叶派的军人,那什叶派的军事力量,就会远远超过忠于国王的军队。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大敌当前,大家首先要对付的是英国人。
“阿亚图拉,除了组织伊斯兰辅助部队之外,我还想请您在关键的时候到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跑一趟,请这些国家的伊斯兰领袖,呼吁他们的政府,禁止英军经过他们领土来攻击我国。”巴列维接着说道。
第二零一章 耶路撒冷
李浩所预料的那样,杜勒斯接到华莱十的电报后,“销则吼明白了怎么回事。()经过一番权衡,杜勒斯感觉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想在人家的地盘上设立一处军事基地,自己也必须得付出点什么。
虽然美国国内红色恐慌方兴未艾,但华盛顿高层们对斯大林和苏联的看法已经改变,他们确信两者都是世间恶魔。
要对付恶魔必须先了解恶魔!李浩建议他派人去那霸培苏联队员的消息,让对苏联情报工作一筹莫展的杜勒斯欣喜若狂。这意味什么?这就意味着苏联人把一支精锐部队送到了他的嘴里。苏联即将派往那霸湾的一千军人,在他的眼里就是一千只小白鼠。
“我的朋友,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我认为我们不能辜负了苏联朋友的好意,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好这批人道主义战士,您说呢?”杜勒斯激动的对自己老朋友史密斯将军笑道。
史密斯先生是美**界的传奇人物,既没有在西点军校镀过金,也没有大学学历,而是一名从二等兵晋升到将军的杰出人士。二战期间他担任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参谋长,北非和欧洲的每一场战役,都凝结着他的心血。他不a言笑,堪称艾森豪威尔的杀手。
二战结束后,他前往莫斯科代替“遏制”专家凯南,担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可以想象,一名职业军人很难胜任外交官的职位。于是他急流勇退的加入到中央情报组,成了老朋友杜勒斯的铁杆搭挡。
“嗯,我想我们应该组织一个团队,对这些即将到来的苏联朋友,进行多方面的培。并利于一切机会,从他们身上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史密斯哈哈大笑道。
杜勒斯点起了烟斗,深吸了一口,点头说道:“史密斯,或许我们可以在这一千人中,发展几个我们的内线。”
“事实上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组织可靠的人手进驻维和公司基地。想想就令人兴奋,我们竟然可以与那些人朝夕相处,甚至能与他们交朋友!”史密斯一脸兴奋的附和起来。
“非常正确!史密斯”我的朋友,我现在的人手不够,我想请你跑一趟冲绳,把这件事负责起来。你是军人,而且与苏联人打过交道,我想这项工作非你莫属。”
战争结束后一事无成的史密斯,当然不会拒绝杜勒斯的请求,但还是说道:“杜勒斯,我跑一趟完全没问题。不过我需要大量的人手,另外还需要足够的经费。”
刚刚从美国几大军火商手里讹诈了一大笔钱的杜勒斯,一口答应了史密斯的要求。二人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决定成立一支八百人的教官队伍,对即将到达那霸的一千只小白鼠进行培、分析、研究和拉拢。
为了感谢李浩给自己送来的这份礼物。杜勒斯很难得的大方一次,托史密斯带了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请他转交给那霸基地的段正华。作为教官队的场地费。
梅林先生这段时间是风光无限,他率领着联合国超豪华“乞丐团”。横扫了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看着一叠善款统计报告,梅林等人简直是乐开了花。恨不得这样的“以援助换和平”行动,一年来上一次,不!最好是半年搞一次!
特使访问团的人数,也随着访问的国家不断增加而不断的增加。几个阿拉伯国家的宗教人士们,纷纷要求加入到这项和平事业中来,便自告奋勇的担任向导,有计划小有目标的进行募捐行动。
不得不承认,这些热心人帮了梅林特使的大忙。他的筹款行动,比预计时间整整提前了五天,便宣告完满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