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页)
不能直接招了人就什么也不管了,总要有个人驻守在那里吧,这些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胡说的办法好些,”赵大宽也跟着说:“咱们如果以京城为圆心,慢慢地扩展半径,虽然慢一点,可咱们能够扩展一个地区的市场,就在当地招募些业务员,这样以后就有一个金字塔似地营销系统了。”
陈卓钊又说:“可是京城周边都是一些县市,而且就算以市来说,也就一个天津比较大,剩下的都是些二线城市,这样以来我们红酒的销售量会大规模下降的。”
“为什么销售量会下降?”胡锐有些不信。
“你想啊,咱们新研发出这个品牌的红酒,市场定位是属于中高端的,而另外还有些国外知名酒庄的红酒,虽然现在剩下的都是几千块一瓶的哪几种了,可就算是这样和市场上其他种类的红酒相比也是属于中高端的,到小地方卖不出去啊。”
“怎么可能,你肯定是杞人忧天了,”胡锐说:“你知不知道什么才叫好的业务员,好的业务员能向和尚推销木梳,更何况是推销红酒呢。”
胡锐说的向和尚推销木梳可是现在很出名的营销案例,说的是有三个人去给和尚卖木梳,可和尚没有头发啊,要木梳何用?于是第一个人去了铩羽而归;第二个人想了个好办法,对和尚说可以买些木梳放在庙前,以供游客梳理,于是和尚买了十把;而第三个人对和尚说,可以将木梳当做小礼物赠送给游客,于是和尚买了一千把,以此来说不同的营销术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胡锐又说:“再说了,现在国家都富裕了,就算是农民也有很强的购买力,我觉得肯定没问题。”
陈卓钊也拿不定主意,看了看高远:“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高远觉得胡锐肯定是最近一段时间读了很多销售的书籍给读傻了,说:“向和尚推销木梳那纯粹是扯淡的,那都是一群无所事事的人闲着无聊,弄出来的虚假案例罢了。”
胡锐不服:“怎么会是扯淡呢?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啊。”
高远笑了笑说:“那我问你,先别说聪明不聪明了,我只说一个正常的业务员,他是会选择到闹市中去卖梳子,还是会选择到深山古刹中去卖梳子?”
“呃……”胡锐沉吟半天,但最后还是说:“我想还是会去闹市中卖梳子吧。”
“这就是了,闹市中人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消费者,我想只要这个卖梳子的人不傻,就不可能放着闹市那么大的市场不做,而去深山古刹中做和尚的市场。”高远总结说:“所以说营销的目的,并不是向不可能需要的人推销出去产品,而是想需要的人,推销出去更多的产品,这才是王道嘛。”
“就是就是,”陈卓钊说:“就算给和尚卖出去了一千把梳子有什么了不起啊,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在闹市里你能卖出去一万把。”
胡锐语诘,可仔细想了想,的确是这个道理。
“这么说你是赞成陈卓钊的方法咯?”胡锐问。
高远点了点头:“我的确赞成他的办法。”
“可销售体系怎么办呢?金字塔式的销售体系不好么?”
高远笑了笑说:“你的面式拓展市场的方法有这种体系,可点式拓展市场的办法也有另一种办法啊,我们没必要建立成金字塔式的销售系统,完全可以建立成一种网络式的,这样会更有效率。”
“对,我们可以在全国建立一个这样的网络式销售系统。”陈卓钊拍着桌子赞同。
“可业务员的问题你们怎么解决啊?毕竟咱们现在手底下的业务员,不可能出差到其他城市去弄什么办事处啊。”
“要弄就要弄大一点,干嘛要弄什么办事处啊?”
“那弄什么?”陈卓钊奇怪地问。
“要弄就弄分公司!”
高远的话把其他人都吓了一跳,他们的确没想过这么快就有分公司了,高远又继续说:“业务员的问题也好解决,现在咱们远大卓锐的员工都是在校学生,那咱们全国来说也可以继续这种模式啊,毕竟全国无论哪个城市,都必然是有高等学府的。”
陈卓钊感觉眼前一亮:“你是说咱们在不同的大学里招人手?”
“对,就地取材,就地成立分公司,我想每个大学都会有很多学生想要创业的,也有很多学生需要工作的。”
胡锐还有疑问,说:“可就算招到人容易,那我们也没人去带他们跑业务啊。”
高远笑了笑说:“你们跑业务的时候,有人带你们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