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吴越品水浒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

雄、张清、张横,更接近《水浒传》中的人名了。参看本书附录。)

① 龚开(1222—约1304)——字圣与,号翠岩,宋末元初淮阴(今属江苏)人。《宋江三十六人赞》,是龚开分别为宋江等三十六人所写的一组四言诗,很可能就是给李嵩所画的宋江等三十六人像所配的诗文。诗文并不佳,但因为写得早,具有史料价值。

② 高如李嵩辈——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指高如、李嵩等宋元之间的民间文人;二,高如不是人名,全句意思是:“高手如李嵩之辈”。李嵩,是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官三朝画院待诏,以善画人物著称。由于至今并没有发现和李嵩同辈的画家中有高如,因此第二种解释比较有理。

可以这样说:《水浒传》的作者,是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轮廓和主线,吸收补充了大量当时流传在民间的宋江故事和元人杂剧中的“水浒戏”而编写的。所以这是一部俗文学的集成。严格地说,是根据俗文学进行编写,而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个人创作”。至于究竟吸收了哪些民间故事,其线索现在不大好找了;吸收杂剧内容,则可以从流传下来的元人杂剧中得到印证。

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江蛰君①先生的研究,表现水浒故事的元人杂剧,单看名目,大概有三十多个,但是留下来的剧本,却只有十几个。除了《元曲选》中收入的五个,在“也是园”所藏《古今杂剧》和《孤本元明杂剧》中还有五个。其中可以肯定为元代作品的,是李文蔚的《同乐院燕青博鱼》,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的《梁山泊李逵负荆》,李致远的《都孔目风雨还牢》,以及无名氏的《争报恩三虎下山》、《鲁智深喜赏黄花峪》。另外还有四个,即《梁山五虎大劫牢》、《王矮虎大闹东平府》、《梁山七虎闹铜台》、《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由于创作时间很难肯定,所以只能泛指为元明间无名氏的剧作。这些传本,大多是直接采自民间传说的水浒故事,或者是金元话本所提供的素材。其中虽有几个和《水浒传》的内容可以挂上钩的,但具体情节与小说也略有出入。如《李逵负荆》,小说把鲁智深改作柴进,酒家王林改为刘太公。至于《九宫八卦阵》所敷衍的,则是宋江受招安以后征辽的情节(宋江投降以前梁山两败童贯的战争中也摆过这个阵图)。此外,在元人杂剧中,也已经把人数从史书记载的“三十六人”逐渐演化扩大成“一百单八将”了。

① 江蛰君(1918-1989)——又名江泽君,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江苏省京剧团团长、江苏省戏曲学校教务处处长等职。是###的胞兄。

五、《水浒传》人物及故事的形成(3)

元代的北杂剧具有浑朴自然的本色,直接采自口头传说或宋人话本的水浒戏,也较多地保留了民间故事的本来面目,很少见到士大夫们故意雕琢的痕迹,因而有关封建伦理观念的说教也较少。就现有几个传本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是很突出的。

首先对宋江这个关键性的人物,元人杂剧中显然是作为坚持起义的梁山首领来塑造的。在他的身上,还没有被贴上一心巴望招安的封建正统思想的标签。例如在高文秀的《双献功》中,写宋江是在发配途中就被救上了梁山做了头领,这和小说中所描绘的宋江听从了父亲的劝告,以“忠义”为重,甘心发配到江州,再经过写反诗被捕,由梁山好汉下山劫法场然后上山的描写大相径庭。这说明《水浒传》成书以前,宋人话本和元人杂剧里的宋江,是一个道地的草莽英雄。在他的身上有的是绿林豪侠之气,没有醉心于功名富贵的奴颜媚骨。另外,在人数上也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把“宋江等三十六人”,扩大为三十六大伙儿与七十二小伙儿的千军万马。这样,既壮大、渲染了梁山泊的声势,也给小说奠定了一百单八将的基础。——从《水浒传》的结构来看,这样的“盲目扩军”,结果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人物太多了,难免顾此失彼,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个个写得活龙活现;有许多属于“地煞”系列的“末流人物”,在《水浒传》中只是蜻蜓点水,“一言表过”,而其“英雄事迹”则十分简单,相信梁山泊两万多人马中,必然有许多“小头目”的武功和功劳大大地超过了他们。如果施耐庵不贪多求大,认真地把三十六个好汉写好,《水浒传》的成就,必定比现在的要更好。

第二个突出的方面是,这一类杂剧传本基本上都没有挂上“招安”的尾巴。只有一个取材于卢俊义故事的《梁山七虎闹铜台》,在末尾第五折的曲词中,出现了“圣明主招安去”以及“麒麟阁都把名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异世天然呆王妃十八岁,爱无处不在浮华一生沙丘情锁迷糊小医女带着农场逍遥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