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三十(第2/5 页)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苦的时候就勉力修持使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保持纯善,显达的时候就努力劝导天下的人都一起向善) 。
今之人于日用云为,父子兄弟夫妇之间,尚不能一一如法。稍有知见,便妄企作出格高人。未得其权,则肆其狂妄之瞽论,以惑世诬民。已得其位,则逞其暴虐之恶念,以误国害民。其病根皆在最初其父母师友,未曾以因果报应之道,以启迪之也。
现在的人,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日常相处,尚且不能完全符合伦常道义。然而稍有点见识,就想做世间出格的高人。如果没得到权力地位,就会肆意散布他狂妄不明事理的言论,惑乱世间百姓;如果得到了权力地位,就会放纵他暴虐的恶念来误国害民。他们的病根,就在于小时候他们的父母师友,没有用因果报应的道理启迪他们。
使稍知因果报应,则举心动念,皆有所畏惧,而不敢肆纵。即不欲希圣希贤,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可得也。
假使他们稍微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那么每动一次心念都会有所畏惧,而不敢随意放纵。即使他不想效仿圣人贤士那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修持,也是不可能的啊。
以故天姿高者,更须要从浅近处着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少时栽培成性,如小树标使壁直。其至长成,欲令其曲,不可得也。
所以天姿高的人,更加应当从浅近的地方着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时候栽培,养成了习惯,如同小树用木棍捆绑得笔直,等到长成了大树,即使想要使它弯曲,也不可能了。复汪谷人居士书
真境有限量,乃不识真境二字之妄计。世界无同异,唯圆证寂光者方见。生死涅盘同一源,而迷悟不同,故缚脱有异。
“真境有限量”这样的说法,是不明白“真境”两个字真实涵义的人,作出的错妄测度。“世界没有相同或不同”这样的境界,唯有圆证常寂光的佛陀才能够见到。生死和涅盘的源头本是同一,而因为有迷惑和觉悟的差异,所以也就有了系缚与解脱的区别。
真妄本无二体,而迷真成妄,则只见其妄,不见其真。若问何故如是,且请扣己而参。直待己亦了不可得,则故自亲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若向别人口里讨分晓,纵令别人说得了了,亦如话饼,岂能令自己知其滋味,消其饥饿乎。
真心与妄心本是一体,然而迷惑真心成为妄心,那么就只见到妄心,而见不到真心了。如果要问为什么,且请您扣问自心而参究,直到这个“自己”也了不可得,那么自然会明白了。就好像喝水一样,水的冷暖,喝水的人自己心里清楚。如果要向别人口里要一个明白的结论,即使别人说得明明白白,也像是听到别人口头上说出来的大饼,哪里能让自己知道其中的滋味,消除自己肚里的饥饿呢。
全真成妄,何问真体奚有,有在何处。全妄即真,何问妄相本无,无至何底。如是问者,不名智人。佛语虽如雷,奈业障于心耳何。一乘若真通达,则四大各失本性,六根一一互用矣。如是理体,说之似易,证之实难。
真心全体都已经转成了妄心,哪里还谈得上“真体有没有,真体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妄心一旦全体转变为真心,哪里还需要问“妄相本来没有,没有到什么程度”这样的话呢?像这样问问题的人,称不上是有智慧的人。佛语虽然如雷鸣一般响彻,怎奈宿业障蔽了心耳啊。如果真得能通达一乘的境界,那么地、水、火、风四大会各自失去本性,六根也能互相通用了。这样的理性本体,说起来似乎容易,要证得实在是很难。
在昔或有其人,而今皆成好高务胜,不事实修,妄谈般若之掠虚流派。祈熟读普贤行愿品,与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同求往生,乃光之所深望也。否则各守己志,不须相商。
在过去或许还有这样的人,而现今 (谈论理性本体的) ,都成为了好高务胜,不从事实际修持,空泛谈论般若的虚妄之人。请你熟读《普贤行愿品》,与证齐诸佛的等觉菩萨们,同求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深深的祈望。否则,就各自遵守自己的志向,不需要再互相商讨了。复徐蔚如居士书一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权菩萨,欲佛制戒以淑后世,遂现作不如法相,以启如来立制以垂范耳。
律藏不许未受大戒的人看,一方面是恐怕有不明深远义理的人,见到律藏中所记述佛陀因为比丘犯戒而制戒的事迹。他不知道这是大权菩萨,想要佛制戒,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