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2/3 页)
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名家点评
宋末刘辰翁《王孟诗评》:顾云:真意所发,忠厚蔼然。
元初圆至《碛砂唐诗》:谦曰:圣叹曾言,唐人作诗每用“遥”字,如“遥知远林际”、“遥知兄弟登高处”,皆用倩女离魂法也,极有远致。
明代顾璘《批点唐音》:真意所发,切实故难。
明代高棅《唐诗正声》:吴逸一曰:口角边说话,故能真得妙绝,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蒋仲舒曰:在兄弟处想来,便远。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明末唐汝询《唐诗解》:摩诘作此,时年十七,词义之美,虽《涉岵》不能加。史以孝友称维,不虚哉!
明末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自有一种至情,言外可想。徐充曰:“倍”字佳。“少一人”正应“独”字。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情至意新。《陟岵》之思。此非故学《三百篇》,人人胸中自有《三百篇》也。
清代吴瑞荣《唐诗笺要》:右丞七绝,飘逸处如释仙仗履,古藻处如轩昊衣冠,其所养者深矣。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即《陟岵》诗意,谁谓唐人不近《三百篇》耶?
清代张谦宜《茧斋诗谈》: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至情流露,岂是寻常流连光景者?
清代刘宏煦《唐诗真趣编》:从对面说来,己之情自已,此避实击虚法。起二语拙,直是童年之作。
清代朱宝莹《诗式》:三四句与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意境相似。
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杜少陵诗“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乐天诗“一夜乡心五处同”、皆寄怀群季之作,此诗尤万口流传。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5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6
在这众多的评价背后,王维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若隐若现。村里曾有个年轻后生名叫阿福,对王维的诗作极为痴迷。他常常捧着那本《王右丞集》,在村头的老槐树下诵读。
一日,村里来了位游学的先生。阿福听闻,赶忙带着诗集前去请教。那先生看到阿福手中的书,微微一笑。他告诉阿福,王维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不仅仅在于其文字优美,更在于王维经历丰富,将一生的感悟融入其中。
阿福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他想起自己虽未曾有王维那般大起大落的人生,但故乡的山水人情也足以让他心中满溢情感。于是,阿福开始尝试像王维一样观察身边的一切。清晨的露珠、傍晚的炊烟,在他笔下渐渐有了不一样的韵味。而那本《王右丞集》,始终陪伴着他,如同一位无声的老师,引领他走向充满诗意的世界。
我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语文老师那轻柔而又舒缓的讲解之声,恍惚之间,眼前竟浮现出一幅绝美的画卷:那漫山遍野的茱萸红得似火,如同一大片燃烧的云霞铺展在山间。诗人王维悠然自得地漫步于这幽静的山中小道之上,他身着一袭素衣,负手而立,目光望向远方,心中涌动着对故乡无尽的眷恋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