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页)
里瞒的过主公。”宋献策恭维道。“前不久李自成已经率大军朝西安进发了,张献忠也朝巴蜀移动,形势已经很是明显,李自成想占据八百里秦川,拥潼关天险,然后伺机东征北京,而张献忠面临李自成这个强敌,也只能困守巴蜀,与秦良玉的秦军在大山沟里捉迷藏呢!”
“中原现在才是真正的乱起来了。”李无庸长叹道。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襄城建立政权之后,即分兵据守防地,先据荆襄,次及承天、德安,渐及汝南,分设卫兵:通达卫制将军任荣光以兵六千守荆州,分二千守荆州;通达卫左威武将军兰养成以步兵八百守夷陵;通达卫右威武将军牛万才以骑兵六百、帅标都尉张礼以水兵六百,分守夷陵;帅标威武将军王文耀以兵六千守澧州;扬武卫果毅将军白旺以兵三千守安陆;都尉董云林以兵六百守荆门;帅标威武将军谢应龙以兵三千守汉川衣马家隔;左卫都尉马世泰以兵六百守显陵;襄阳卫左威武将军高一功、右威武将军冯雄各领兵二千;汝宁卫威武将军韩华美以兵八百守信阳;均平之果毅将军周凤梧以兵二千守禹州、郑州。然后自己在谋士牛金星与黄玉等人的劝说下,率领大军三十余万,入秦川企图夺取西安。
崇祯十六年,炎黄六年十月,李自成军自商、华逼进西安。巡抚冯师孔率军守城。主城守将王根子,早有投降李自成军之意,射书于城下,开东门迎李自成军。十二日,城陷。李自成以秦王存枢为权将军,永寿王存桑为制将军。布政史陆之祺、里居吏部郎中宋企郊、提学佥事鞏焴等俱降。李自成改西安曰长安,称西京。发动民从修长安城,开驰道。并亲赴教场校射,明将白广恩、高汝利、左光先、梁甫、陈永福等皆降。一时间李自成威望急剧上升,被誉为最有可能一统中原的人物。
潼关,一直是在东汉以前还没设关城,到东汉时,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成安元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隋大业七年,移关城于南北连城间的坑兽槛谷,即禁沟口。唐朝天授二年,又迁隋潼关城于黄、渭河南岸。宋熙宁元年十年,遣侍御史陈洎扩建。明洪武五年千户刘通筑城,明洪武九年,指挥金事马增修城牌“依山势而曲折”筑城墙,后称明城。可以说经过几个朝代的修建,潼关坚固程度可以说是固若经汤了。已经是屡战屡败的三边总督孙传庭终于到了最后的关头了,失去了潼关,他这个三边总督就也算做到了头了。十万大军扼守着这个中原最后的门户。
“白将军,此次决战关系重大,望将军好自为之,早日击退李自成,陛下必将重赏之。”孙传庭脸色不大好,毕竟连续的败绩让这位老头十分的难堪。
“高杰将军,你明日压阵,一旦李自成突破白将军的防线,将军一定要将其阻挡在潼关外,须知中原大地也只有我们这只大军了,马士英、左良玉、刘泽清等将军都在福建沿海防备李无庸这个逆贼呢!中原再也没有什么可挡之兵了,将军紧记。”
“末将知晓。”高杰低着脑袋,眼睛中却露出了奇怪的目光。
“李将军,孙传庭虽然数次兵败,恐怕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又兼潼关天险,此战恐怕不能胜也!”刘宗敏晃了晃手中大刀有些担心的说道。
“刘将军放心,只要你杀败了白广恩,潼关必然是闯王的了。”李岩微笑道。
“哼,希望如李将军所说的。”刘宗敏不屑的望着眼前的红色洪流:“大明朝无将军了,以前本将军曾听过,朝廷出了一位名将叫做李无庸的,以一万大军对付十三万大军,都能取得胜利,本以为可以与他对上一阵,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崇祯给逼反了,弄不好,大家还要同殿为臣呢!”在他的眼里,天下的义军都是服从李自成的。身后的李岩摇了摇头,虽然只见过李无庸一面,但是也看出李无庸可不是普通的角色。
“众将士,随本将军杀敌。”刘宗敏挥舞着大刀,扑了过去,如果说李岩是一位元帅的话,善于计谋于帐中,而刘宗敏却以自己的武力来赢取每一次胜利,对于士兵来说,猛将来的更是可怕,更何况是刘宗敏这个与他们征战了几年的家伙。
望着即将溃败的白广恩,高杰猛的吩咐道:“闯贼势大,快撤,撤到延安去。”
“将军,那白将军怎么办?”
“哼,当初宝丰之战,他也同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