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页)
“多铎,你给我坐下。”多尔衮怒喝道:“先生,你接着说。”
范文程毫不理会多铎的无理,也不知道是他心胸开阔,还是他习惯了。反正看上去是若无其事,“王爷,大阿哥只所以敢发书来要王爷率领大军前去,就是看上了这点,王爷需要大阿哥的蒙古兵马。”
多尔衮闻言想了想点了点头,又奇问道:“那个率领一万人马的将军叫什么名字,可打听清楚了,能以一万人马在草原上折腾的这么凶,还能让豪格的八万人马吃瘪,可是不简单的人物啊!”多尔衮的言语中充满着英雄惜英雄的味道。
“呵呵。”范文程笑道:“王爷说的不错,据奴才猜测,他就是崇祯新任命的蓟辽副督师李无庸,此人不但骁勇善战,最重要的心狠手辣,从他千里作战,取粮与敌上就看的出来,也难怪大阿哥不是他的对手,如此人物恐怕也只有王爷才能对付了。”
“中原多豪杰啊!如此人物要是为我大清所有,跃马中原也不是难事。”多尔衮猛的站起身来,大声喝道:“多铎,我给你留七万人马,看住前面的洪承畴,等本王活捉了李无庸再来对付他,记住,要象以前一样隔几日去他营前溜达一下,小心莫要让他看出破绽来了。”
“王爷何时出发?”范文程连忙问道。
“兵贵神速,今晚就动身。”多尔衮冷静的说道。
''
(全本小说网 )
第八十七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七)
“大帅,末将以为出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大帅您可以出兵了。wWW!!”松山明军大营,中军大帐里,吴三桂冷静而又沉着的说道:“虽然最近那多铎虽然天天来挑战,但是那只是表面情况,末将看那后金大营,营帐的数目虽然与平常一样,但炊烟却已经少了不少,末将猜测,那多尔衮必定是率领大部分军队去围剿李将军的军队了。”
“不错,吴将军说的有理。”说话的是王扑,“想那李督师去了已经三个月有余了,计策必定是成功了,如果此时大帅此时出征,必定可以大取获胜,一举解决陛下的心腹大患了,将军之名必定能名扬天下,名垂青史。”
“大帅,此时出兵,想那多铎手中的兵马要远比我军少,而我军的精锐也与后金的辫子军差不到哪里去,获胜也不是很难的事情,那多尔衮闻听大营被攻破,必然会回军来救,大帅此时可以与李将军里应外合,多尔衮想翻身也难。”吴三桂仔细的分析道。王扑、杨柱国等人也纷纷站了起来,请命出击,如此情况,倒是自从袁崇焕死后,关外明军将领也没有如此的信心与后金一战。
俗话说军心可用,洪承畴做为一个军事大家,也是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而且吴三桂分析的也确实是事实,此战若是成功,不但可以解决李无庸与为难之中,也可以削弱后金的力量,他洪承畴也确实可以名扬天下,成为一个民族英雄,享受无限风光。但问题也同样出在这里,须知百姓头上只能有一片天,那就是他崇祯皇帝朱由检,而不是他洪承畴,远的袁崇焕,近的不是有李无庸吗?
他洪承畴不但是个军事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位沉浮宦海数十载的老狐狸,他当然知道其中的奥妙了,但是他却不能说出来,只能眼睛朝旁边望去,坐在他旁边的正是监军曹化淳。
而这位监军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阴森的眼睛扫过大帐内众将军一眼,众人登时觉的浑身发冷。
“众位将军求战心切,咱家与洪大人都明白。”尖细的嗓音在大帐内想了起来,“但俗话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我等手中掌握了十几万大军,所行之事,皆关系我大明国本。陛下虽然有旨意让我等速战速决,但我等也不能掉以轻心,后金逆贼驰骋关外数十年,多尔衮也狡猾非常,还是小心的好,依咱家之见,一动不如一静,还是驻守松山要道要紧。”
“大帅,如果我等此时不出击,失去了一次顶好的机会不说,那在草原上作战的李将军和一万儿郎,就会面临被十几万大军围剿的危险,失去了李将军这一奇兵,那豪格以及蒙古联军就会回合多尔衮,直扑我松山大营,我松山大营远离中原,锦州又已经被围困多时,时日一久,粮草必将不既,还请大帅早下决断。”吴三桂扫了旁边的曹化淳一眼,又把眼睛转向洪承畴,满眼的都是不甘。
“吴将军,想那多尔衮诡计多端,你能确定他真的走了吗?要是一旦中计,我十几万大军就会化做乌有,吴将军,你能负这个责任吗?”曹化淳言语中充满着威胁,其实那曹化淳虽然也明白吴三桂等人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生性怕死的他自从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