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1/4 页)
想到这里,十一娘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能独霸一方,还被人叫了个类似孟尝君的外号,那个朱安平当然不会是什么阳春白雪似的人物。
只是不知道两人为什么吵架?听七娘的口气,好像这样吵了架就跑出去让朱安平找并不是第一次。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她几次打探七娘都盼左右而言其他,不愿意告诉自己实情。加上又急着来给太夫人问安,只好让琥珀去木芙那里探探口风……
思忖间,她听到七娘轻声柔语地对太夫人道:“只是我如今也主持着家里的中馈,实在是走不开。婆婆心疼我远嫁,非让我回来一趟不可。我想着十一娘这里,又丢不开家里事,犹犹豫豫地,一直拖到了今天。”
太夫人听着不住地点头。
“婆婆给我体面,我也不能妄自尊大。在燕京住几天就要回高青了。”七娘说着,朝十一娘望去,“想和十一妹盘桓几日再回娘家去看看。”
十一娘汗颜。
刚开始几句说的还不错,最后还是露了馅──想和自己盘桓几天的借口太笨拙。还不如说因借马给徐令宜,徐令宜盛情相邀,却之不恭,先在徐家小住几日再回娘家。
不过,十一娘不准备为七娘说话。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夫妻之间最好想办法沟通沟通。这样跑到燕京躲起来,只会让真正关心她的人担心罢了。
谁知道太夫人听了却高兴,笑道:“那你就在家里多住几天。让十一娘陪你到处逛逛。”又吩咐十一娘,“你把流芳坞收拾出来给七娘住吧!那里清静。”
“谢谢太夫人!”七娘听了笑着曲膝给太夫人行礼,眼睛却带着几份喜出望外地瞥了十一娘一眼。
十一娘失笑,喊了宋妈妈去安顿十一娘的东西,调人手到流芳坞去服侍。
太夫人嘱咐小丫鬟传膳。
七娘挨着太夫人坐下,在徐家过了端午节。
饭后太夫人就端了茶:“时候不早了,七娘又是从山东远道而来,路途辛苦。大家都散了吧!”又对七娘道,“今天我就不留你了。明天一早到我这里来吃早饭吧!”
七娘恭敬地应“是”,二夫人和贞姐儿一路,徐令宽和五夫人、歆姐儿一路,徐令宜、十一娘、七娘和徐嗣谕、徐嗣诫一路,大家各自散了。
十一娘要陪七娘去流香坞,七娘却挽了十一娘的胳膊:“我带了很多东西来,她们收拾起来没这么快。我们姐妹好久没见,一起说说话吧!免得我一个人在流芳坞不好玩。”
徐令宜听了道:“我有些日子没在家了。家里一大堆的事。我去趟半月泮。”
十一娘也想知道七娘的近况,笑着送走了徐令宜。
“终于走了。”七娘松了口气,拉着十一娘的胳膊说话,“我们在路上走的好好的,突然被一帮粗衣布衫、蓬头垢面的粗壮男子围住……我还以为是我的华盖车惹了人的眼,遇到了土匪了。当时把我吓得不轻。”语气颇不以为然。看得出来,她不大待见徐令宜。
“粗衣布衫、蓬头垢面?”十一娘却奇怪当时的情景。徐令宜是去章丘买地,又不是去打劫。念头闪过,心里更多的困惑。
七娘却是一副不愿意多谈的样子,问起家里的情况来。
知道四娘病了,她眼圈一红:“可没人对我说这些。”又道,“你明天陪我去看看四姐吧!”也不怕让人知道她回燕京了。
这也是十一娘喜欢七娘的原因。
她胡闹归胡闹,心底却纯厚。
十一娘笑着点头:“明天一早我们就去看四姐吧!”
七娘点头。
两人进了垂纶水榭,在内室临窗的大炕歪着。
小丫鬟用高脚青花瓷盘上了水果进来。
梨子太糙,李子太酸,樱桃太甜……没有一样好吃的。
十一娘看着百般抱怨又神态恍惚的七娘,失笑道:“你放心好了。那么招摇的一辆华盖马车,七姐夫肯定能找来的。”
七娘眼睛一亮,又嗔她:“燕京这么大,他想来就来,反正我是不会跟他回去的!”
十一娘笑起来。
宋妈妈进来,说流芳坞那边都收拾妥当了。
七娘却面露犹豫,沉思半晌,道:“今天晚上我就先歇你这里吧!我有好多话想跟你说。”望着十一娘的目光有几份哀求。
十一娘面露犹豫。
她主要是不想和七娘同床──上次她拿了两床被子,七娘非要和她睡个被窝不可,好说歹说,总算各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