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命抽签弄几个钱,而每当春节前夕,就是‘酒道肉僧’行动的时候。
这个时候经常能看到两人联名一家家拜访化缘,而有意思的却是,道士化缘只要一杯酒,和尚化缘只要一块肉,其他的饭菜和钱财是一点不要。因为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置办了年货,也不缺这一点东西,而酒道肉僧也会说几句漂亮话博得对方好感,双方都皆大欢喜。
在大虎这样的少年眼里,这对奇怪的组合自然有一些‘世外高人’的形象。
“差不多吧!”陈杨迟疑的下说道。
世外高人到底是啥样他也没见过,当然不好给一个明确的解释,只能含糊的说道。
……
茶籽种下后,陈杨就将要在茶园里建一栋木屋的事跟陈友元提出来,对陈杨在山上建木屋的事,杨荷花是坚决反对的,在她看来,茶园距离自家也没多远,站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茶园里的一举一动,根本不用住在山上。
而陈友元开始也这么认为的,毕竟体验生活什么的说法也有个限度,哪有就在家门口体验生活的?
陈杨怎么说也就一少年,能做出这些事都已经出了老陈家夫妇的期望,再多再出格,两人就要担惊受怕了。
“爸,王老虎和那个茶商要在我们这里承包山地种茶的事你听说了吧?这个茶园对我们几家来说可非常重要,出了问题咋办?所以我觉得小心一点是必须的。”陈杨总不能说自己是有某些难以说出口的念头,只好以‘人之初、性本恶’的‘定论’来腹黑的揣测王老虎等人可能会破坏茶园。陈杨这么一说,杨荷花也不知道该怎样反对了。茶园可是投入了几万块钱的,如果说她不紧张那是假的,这几天她没事的时候就站在家门口遥望茶园上的动静,这些小动作陈杨都看在眼里。
“那……那也不要建那么大吧?你这都差不多是一栋房子了。”杨荷花呐呐半响后说道。
陈杨提出建木屋可不是单独建个住人的小木屋,而是‘两室一厅’的木屋,这么大的木屋在当地可从没有过,即使家里再穷,起码也有座土屋。
一间小木屋一两个人花几天功夫就能建好,而‘两室一厅’的木屋可繁琐多了。
“建大一些好,山上面一到晚上漆黑漆黑的,我一个人可不敢在山上住。”陈杨再次找了理由说道。
陈友元考虑一下,将赵大成找来,两人一商量,主要是计算了一下建陈杨口中的木屋需要多少时间多少材料多少钱,最后觉得差不多,一合计就同意了。
大虎对这事最上心,在确定了后,就不停的在一张纸上画着木屋建筑图。每当画完一张,就跑来找陈杨咨询陈杨的意见。最后实在被大虎的这种精神‘感动’,陈杨随便指着一张‘图纸’说道,“就这张吧。”
——
求推荐票和收藏,兄弟姐妹们给力一点吧!
………【第61章 韩东方的魄力】………
就在陈杨大虎为了木屋忙的团团转的时候,在青野村考察几天的金阳茶商韩东方借村长王老虎的口终于放出了话。
承包小青山上的地,6元一亩每年。无论是集体的还是私人的,只要在小青山上的土地都可以去村长家签承包合同,合同一签,就能拿到当年的承包费。
所谓的小青山上的地,就是指的陈杨承包的那块荒地周围的一片区域。
小青山连绵数十公里,从外延伸到青野山深处最后到达同属于蓝天地区的雨花县。这么长的山脉真正为人所探寻过的区域最多只占据三分之一。
而青野村口中的小青山,一般指的是靠近青野村附近已经被开过的地方,像陈杨上次进山采野茶的地方虽然同属于小青山,却人迹罕至,那里基本都是比较原始的树林,青野村传承这么些年都很少利用起来。
在陈杨承包的荒地,如今的茶园周围,都是一片片开垦出来的地,大多已经在农村改革承包到户的时候从集体分出来了,就是陈杨承包的这块地,当初还是因为是一片杉木林才没有分掉。小青山脚下,只有一户村民,就是陈杨家。陈杨家往山上走,是一片梯田,梯田再往上,就是山地了。
这个年代,各家在小青山上的地大多都种植了杂粮,如玉米、红薯、花生等等,自明年起,天堂乡这里将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这些地甚至包括下面的一些水田都将被种上各种经济林木。
眼下‘退耕还林’政策虽然还没正式开始,但一些风声已经吹出来了。不少村民从去年开始就逐渐的将一些荒废的田地重新开辟出来,因为在耕田地同荒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