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页)
出特使去主动联系夏国桢,要求双方停战。他们两个人的全省通电很快就让全四川的军阀都知道了,可是偏偏刘存厚忙着逃跑,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当刘存厚率领残部来到南充,原本以为刘斌和邓锡候会假道相迎,却没想到等待自己的竟然是黑洞洞的枪口。
刘斌为人比邓锡候凶狠许多,他打算把刘存厚yin*到南充城里,然后设计逮捕刘存厚绑缚起来送给徐邵文,然后趁机整编刘存厚剩下来的三个团收归己用。计划是顺利的进行了,刘存厚被骗到了南充城里,然后当晚用酒灌醉了直接给绑了起来。
但是邓锡候为人忠厚,与刘存厚还是有感情的,觉得这样做太不够义气了,于是夜里趁机把刘存厚给放了出来。刘存厚连夜出了城,心中充满了失望与悲伤,真是兵败如山倒。他收拾了残部不敢多逗留,向北边寻常安身之地。
最终刘存厚选择了离开四川前往陕西,投靠了陈树藩。
——————————————————————————————————
段祺瑞调和的电报是6月11日才传到四川的,而这一天徐邵文刚好宣布正式四川统一。
徐邵文这个宣布是十分大胆的,因为在四川境内还是存在不少势力,但是他这么做就是要向这些其他势力发出话,现在四川在我徐邵文的统治下要建立新秩序了,谁要是敢乱来那就是与整个四川为敌。
这个通告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四川,最先获得响应的还是四川的老百姓和资产阶级商人、地主这些人。四川自1910年开始就一直是动荡不安,各路军阀在川中混战,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地主的土地都被霸占和践踏,商人的钱财被肆意剥夺,老百姓更是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现在四川统一了,标志着四川会出现一个主导政权来引导四川从战乱中慢慢恢复过来。
放眼整个四川,现在存在的势力能算得上台面的,那就是徐邵文、韩玉国、王成勋、熊克武、邓锡候和刘斌等部队,另外还有原来刘存厚的川军残部,诸如田颂尧、徐孝刚,以及一直很低调的周道刚。
虽然军队繁多,各怀鬼胎,但是在他们当中现在最具实力的就是徐邵文了。
徐邵文虽然只有一个师,但是各地镇守使的兵力和收编的川军俘虏,一共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四万人。就连熊克武这个大牌在经过了两次战争后,三个师都只剩下两万多号人。当然这个实力不单单是看士兵的战斗力,还要看民心和财力,这两点其他各路军就更不用多说了。
当天下午,韩玉国、王成勋是最先发表响应通电的,支持徐邵文对四川的统一宣言,并且推举川鲁沪巡阅使徐邵文兼领四川督军及四川省长。这两个兼职使得各地在发给徐邵文的公文电报中的前缀变得非常之长,日后在历史上还成为一个笑谈。
到四点的时候,邓锡候、刘斌二人在南充联合发表了支持徐邵文四川统一宣言的回电,不过他们的电文中倒是没有提及推举徐邵文为四川督军和省长的话。邓锡候和刘斌虽然是迫于压力,必须选择保存实力,所以才向徐邵文投诚,但是他们心中都还是保存着几丝野心的。
在邓锡候和刘斌看来,四川大局虽然已定,可是尚且在政治上还有回旋的余地。于是他们暂时保持着观望的态度,并且期望着四川境内另一股仅次于徐邵文的势力熊克武能唱出反调来。
只要熊克武愿意在这个时候反对徐邵文,他们两个一定会跟风附和。
不过情况并没有像邓锡候和刘斌期待的那样,在傍晚7点的时候,熊克武经过几番犹豫和思考,终于决定通电支持徐邵文,并且拥护他为四川督军与四川省长。做出这个决定,连熊克武自己就觉得需要莫大的勇气。
先不说熊克武手下一众军政官员意见不统一,就连一直团结的九人团另外八个同僚都争吵的十分激烈。不过九人团当中有三个赞成支持徐邵文,有一个没有发表意见,另外一个表示可以接受徐邵文的四川统一宣言,但是不支持其成为四川督军,还有三个则是坚持反对。
面对这样势均力敌的意见,熊克武还是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徐邵文。
其实熊克武这么做是很理性的,毕竟现在他的部队和夏国桢同处于成都,一旦熊克武的川军有什么异动,难保夏国桢不会突然率部冲进司令部灭了自己。
熊克武通电支持徐邵文,几乎已经确定了徐邵文在四川的领导地位了。全省各地的其他杂军也紧随熊克武之后,表示对徐邵文的支持。
就连周道刚都在重庆忙不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