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好吧这已经不是天赋可以解释的了。
特么纯粹就是个吃货,满脑子都是吃吃吃,简直无可救药!
反正孙强绝对不会承认,这个世界对于资质驽钝之辈的深深恶意什么的。
……
虽然被孙强狠狠科普加嘲笑了一顿,但方博依旧是不甘心。
清楚自己想多了,那就从简单的地方入手。
比如……
模仿和改良。
被模仿的,是一道自诞生起,就饱受饕餮们赞美称颂,甚至被评价为“一改川菜百年粗俗格局”的神品菜肴,开水白菜。
而模仿和改良的对象,他则盯上了店里的“白胶双玉”。
好吧,用通俗平实的名字再说一次——猪骨炖萝卜。
高大上一下变成了土鳖,可是味道却丝毫也不会差呢。
尤其是在天气阴沉的寒冷初冬,来上这么一锅如胶如玉的家常味道,是可以让人连心窝子都暖和起来的绝佳享受。
骨头自然是猪大骨,筋头全部保留,半分瘦肉半分肥膘,加起来也不过堪堪一指宽。
然后下到加了姜段和葱结的锅里,焯水打去浮沫。
再不需要其他任何处理手段,直接丢到熬制好的高汤中即可。
高汤已经吊足了味道,母鸡龙骨底扇干贝,老姜去腥,葱须调味,用一整天的时间慢慢熬足了火候,是鲜香诱人光用鼻子闻一下就回味无穷的澄汤。
吊高汤,只完成了一半工作。
剩下还有耗时几乎差不多的熬大骨过程——火要小,锅要高,把大大的特制瓦罐高高吊起来,锅底距离火苗半寸,让汤水一直维持在80度上下。
刻意控制的温度,让肉和汤缓慢融合,胶原蛋白使得原本澄亮的高汤开始浓稠乳白,而骨头里的髓质,则让原本就很醇厚的香气更加奇异勾人。随着咕噜咕噜的细密鱼眼泡不停泛起,煮进了一天的好时光,也煮进了厨师的耐心和感情。
直到骨头彻底熬入味,再放入萝卜,轻炖即开锅。
唯一用来调味的只有少许精盐,其他任何调味品都是多余的存在。
方博曾经看到有人这么形容过——鱼头是凝固的水,白酒是液体的火。
前面一句,他认为完全可以改成“骨头是凝固的水”。
真的,轻轻咬上一口,清纯鲜甜的迷醉滋味立时塞满了整个口腔,再也容不下其他的感觉。随后白筋连带瘦肉肥膘,全都化为了浓稠香黏的胶质,在你的唇齿舌尖抵死缠绵,那种丰腴鲜美的滋味直击灵魂,是瞬间就征服味觉的食物。
当你咽下第一口温香软玉的“肉胶”后,再次张开嘴巴的时候,会发现嘴唇已经粘在了一处。
这不就是凝固的水么?
不要什么弹牙的肉筋,也不要什么酥烂的肉质,只这一口醇厚浓滑的“白胶”,足矣。
只不过“白胶双玉”,吃的是骨头的香浓,虽然也少不了萝卜的甜爽,可后者毕竟不是主角。
而方博的想法,则是交换一下这道菜里两个角色的地位。
万万不求和开水白菜相媲美,只要有人赞同他的提议就行。
可方博没想到,就连这么一个小小的建议,都特么被人冷嘲热讽了。
第二十章 一锅脑洞
'''cp|w:732|h:549|a:l'''(现在吃这个还早了点,不过周末要开森一下,嗯,先从口腹之欲开始吧)
菜品模仿什么的,方博也只不过一个人在心里盘算,可从没对外人说过。
他又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专爱跟人显呗自己的那款。身为一个厨房小透明,哦不,现在也不算透明了,但总之也不可能有什么话语权,毕竟新人呢么。所以一切假设和想象,都是在他脑仁里完成的,再没有露过一句口风。
至于知道他那点儿小心思的二位师傅。
肖师傅没有多嘴的习惯,孙强虽然是个话痨,可他跟赵国涛的关系只能用一句话描述——面合心不合。
那么之所以人尽皆知,其实还是方博自己不小心。
某天清早,几个打荷学徒凑在一块儿拾掇猪蹄膀,手里的食材再次引发了他的联想。这时候,恰好又有人八卦议论“老大好像还没决定做什么菜参评”,然后他就下意识接了一句:“店里的白胶双玉啊,照着开水白菜的思路,稍微改一下应该有希望吧?”
得,丫就是典型的走火入魔,臆想成痴。
可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