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凉了。玉安更衣后,大家聊得多,吃得少,也就这么散了。
午后,皇后去福宁殿看望官家,玉安便在笙平的陪同下回霁月阁。途经宝慈殿西侧时,皇后走远后,玉安蹲下身便要查看笙平的膝盖,笙平连忙一把捂住。
“刚才跪了那么久,疼吗?”玉安蹙眉问道。笙平连忙摇头说不疼。
“公主,”笙平道,“她们今天到底想做什么?”
玉安叹口气道:“我也不能确定。海棠看着我长到十岁,知道太多和我有关的事,如果她要拿来做文章,真是防不胜防,必须得把她俩分拆开才好。”
笙平思索片刻道:“难道只有她知道公主的短处,公主就不知道她的,就不能反击吗?”
玉安吸了口气。是啊,她怎么忘记这个了呢?
空气冰凉,宝慈殿前一派空旷。玉安一抬头便瞥见一位身着常服的年轻公子从瑶津亭的方向走过来。到了玉安跟前,他合手施礼道:“玉安公主吉祥!”
玉安认出是曹诵,便还礼道:“曹公子吉祥。”曹坚阵亡后,中书省拟定安抚曹家的公文呈至御览时玉安也看过。除了曹美人封为昭媛,曹诵的父亲曹仪迁兵部侍郎,连曹诵也升了品级。
“今天是玉安公主生辰,在下特来贺玉安公主长命百岁,芳龄永继。”曹诵从衣襟里取出一个锦盒,一对温润光泽的蓝田白璧呈现在眼前,“这对白璧是在下托人从西域王公那里买来的,全天下只有玉安公主才配得上拥有它。”
玉安不接,只笑道:“如此贵重的礼物玉安受之有愧,还请公子收回。”说完,她颔首施礼后便欲带着笙平离开。
曹诵连忙追上前去拦住她们的去路,委屈地说:“公主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连对打杂宫女都和声和气,为何唯独对在下如此冷淡?”
笙平见状道:“曹公子,你对公主出言孟浪,就不怕官家治你罪吗?”
曹诵不以为然,“官家宽仁,尚且愿意将自己的内人赐予宋祁宋大人,成全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在下尚未婚娶,他又岂会怪罪?”
他说的是前些年的一桩趣事。赵祯一向开明,几年前一个内人在街上遇上了风流倜傥的“红杏尚书”宋祁,二人暗生情愫,宋祁回家便做《鹧鸪天》一首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这首词很快传到了赵祯的耳中。不过他不但没有降罪,反而说了句“蓬山不远”,便将那内人赐予他。
笙平扑哧笑了。眼前这位曹公子虽举止轻浮,但神情声调却颇有几分天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真难为他了。
“告辞了。”面对他的长篇大论,玉安竟然只这样回答。她领着笙平绕开曹诵,向着霁月阁的方向走去。等她袅娜的身影消失在回廊的尽头,曹诵仍旧站在原地的大理石阶前,无可奈何地望着她的背影。
台阶上传来一阵响亮的掌声,曹诵抬头一看,祈鉴从宝慈殿的廊柱后走下来。
“你说对了,”曹诵沮丧地叹了口气,“她对这稀罕物一点兴趣也没有。”
祈鉴笑道:“想必曹兄对我的这位三妹妹也不过尔尔,一吃闭门羹就打退堂鼓了。”
曹诵急忙分辩,甚至举起手发誓:“苍天可鉴,我对玉安公主一片真情,至死不悔!”
“如是这样,”祈鉴狡黠地一笑,扇骨轻敲手心,“你自然应该多花些心思才是啊!”
曹诵叹了口气,“我虽然在高珏那里吹耳边风,可是即使阻止得了高子泫,她若一直对我这么冷淡,也无济于事呀。”
祈鉴徐下台阶,道:“子远兄,你可别忘了,你想娶的这个女子,可是咱们帝后皆看重的公主,你若三言两语就得了去,岂不是太看轻我们赵家的子孙了?”
“王爷有何高见?”
“你若想短时间内得到玉安的心,那是一点儿指望也没有。但依曹家的家世和你这一表人才,要得到官家赐婚其实不难。而你的这对璧虽然送不了玉安,却是可以送给皇后的。”
曹诵并不是糊涂人,心知祈鉴之所以肯指点他有自己的打算,但他虽对权力倾轧没有兴趣,对玉安却十分向往,祈鉴的助力对他便非常必要。“多谢王爷提点,不知在下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祈鉴笑容可掬,目光却更深邃了,“曹公子若是真想帮我,只需要回答我两个问题便可以了。我听说你的堂姑姑曹昭媛待字闺中时文武双全,既会骑马射箭,又擅长飞白书体,可有此事?”
曹诵略一思索,答道:“是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