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内会骑着马找马,会有许多机会向他招手,他随时会离你而去,而你怎么办?你想起排在中间的那几位,结果那几位此时刚好找到了工作,对企业来讲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三,排在前几位的人加盟到企业工作不久,又很快萌生了去意。为什么?因为他们很快陆续发现企业很多的负面东西,没有进来之前,看到的听到的尽是好的一面,负面的内容很少知道。等被录用进来后就不一样了,看到的接触到的完全是实实在在的真相,如果再碰上那么一两位欺生的或者嫉贤妒能的“鸟人”,新人就更难以忍受,如果此时外面有机会,他自然很快会离开。
当然,如果你的企业是行业内最好的企业,可以录取最好的;若不是,最好谨慎录用,不可贪才,不然会消化不良。一句话,录取最合适的。
20。别让“怀才不遇”者迷了眼(1)
当我们的老板们和老总们同情怀才不遇者、大胆破格启用怀才不遇者时,您是否思考过这类人自身的问题?这些“怀才”者之所以“不遇”,究其根源还在于自身有致命的职业缺陷。这些缺陷往往是人们不太注意的,更有甚者,有人把它当做自己的本事炫耀。
前不久,一位姓韩的老总,向我讲了一个他最近经历的事情,说到激动处,他甚至有些语塞。
韩总在一次私人聚会上,认识了一位在国企IT部门上班、已年过40的名校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了解,韩总发现此人很有能力,尤其对计算机非常精通,从对话中也感觉不出此人有什么品质问题;后又进一步了解到,此人虽然调动过两次工作,但在20余年职业生涯中,几乎没有做过任何管理工作,也都没有被委任过任何重要工作,一直是普普通通的杂工;再深入沟通了解,韩总又发现,这位才子几乎对单位的每一位领导和他的每一级领导都不认同,而且看不起任何一位同事,认为他们都是草包,只有自己是人才……总之,慨叹自己怀才不遇。
韩总认为这位有才之士发挥不出才能可能是机制的原因,所以就想用一下这位怀才不遇者。于是便和他沟通,准备让其做一些具体工作。随后,韩总发现这位怀才不遇者思路敏捷清晰,并且做了一整套工作规划,还附带有时间进度表,非常专业,此时韩总感觉此人真是位难得的人才!可惜过去20多年被埋没了。韩总打算把此人招到自己的企业来,但又考虑到他对上司和同事的一贯看法,怕他与周围同事有矛盾,于是就决定让他兼职,独立开发一套对企业来说不是十分紧迫但比较重要的数据库系统。同时韩总也让他提条件和待遇,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怀才不遇者以事业为重,坦言能用上自己的才能,比什么都重要,提的待遇要求非常低,但是韩总还是给了很高的待遇。
初期阶段,工作进展迅速,韩总十分高兴。随着往纵深推进,速度渐渐慢下来了,这位怀才不遇者开始推托工作忙,顾不过来,这与当初他说的整天闲着无事自相矛盾。韩总追问催促也不起作用,他的工作速度越来越慢,按最初设定的工作时间进度,一个月应该做完的一期工作,三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完成一半。半年过去了,第一期工作就是迟迟完不了。韩总再继续追问时,这位怀才不遇者就提出了些远远不只是个人待遇的问题,如,借口设计系统的需要,坚决要求配备最先进的设备。粗算下来,他提出的各种设备要求(这与当初谈定的不需要配置任何设备的条款相矛盾)费用相当高。韩总不情愿,于是就陆续给出了三四套替代方案,但被这位怀才不遇者一一否决。有的方案他虽不表示反对,然而在尝试的过程中,他让此方案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于是又不得不回到他提出的方案。无奈之下,韩总把这位怀才不遇者提出的购置设备的方案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先满足部分要求,先出个小结果看看,然后再推进后两步。
第一步实施后,韩总担心的事情很快发生了,由此设备派生出的费用清单很快便呈现出来!韩总一想,照此发展下去,一年的派生费用要远远高于设备本身的费用,真是“买得起马,置不起鞍”。而此时,已经过去###个月了,一个月应完成的数据库系统第一期工作仍没有任何结果,因为没有设计任何输出端口,最初双方谈定,应该把密码告知韩总,然而,他自始至终找各种借口搪塞,就是不吐一字。韩总决定不再理会此事,也实在没有时间,心想看你什么时间完成?又过了三个月,这位怀才不遇的先生连一个电话也没有给韩总打,前期提供的设备所能够完成的设计工作,也没有任何进展。
韩总决定就此放弃这套设计系统。就这样前前后后折腾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