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代,一直十分灵验。后来到了某一代,那人有三个儿子,做父亲的不知要把戒指给谁,于是就多做了两枚戒指,在临终前把三枚戒指分别交给了三个儿子。
父亲过世没有多久,三个儿子终于发现戒指有三枚,但是又无法分辨真伪,只好请一位聪明的法官来判案。
法官将戒指把玩了半天,便对他们三人说:“我也不知道哪一枚才是真的,但是你们自己应该知道啊!”法官继续说,“倘若这枚戒指真的如此灵验,拿到的人在行为上一定会有善良的表现,那么我和其他人必然能借着你们的行为,告诉你们谁真谁假。你们回去吧!凡是以仁慈诚实待人的人,便是真戒指的主人了。”
有个纽约人名叫迈克,每个月一领到薪水,都会先买三双手套,并且存起来,直到寒冷的冬天来临,他就把手套拿到街上,沿途发给那些没有手套的行人。
“多少钱?”拿到的人惊讶地问。
“不要钱,握握手就行了。”
他的善行传出之后,每年都有人寄来手套,请他帮忙分赠。
迈克的这项举动,为冷漠的纽约带来无数的温暖。原来他在经济大萧条中长大,下雪的冬天根本没有手套可戴,因此他的父亲曾教导他:“永远不要使自己失去施予的乐趣。”
我们行大善的时候并不多,诸如:在湍流中奋不顾身救人、火灾中见义勇为……生活中处处有机会行小善事,累积每一个小善行,如同甘露滋润别人的生命,也带给我们自己更充实的生活意义。
经过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时,为前一辆车困窘的司机缴付通行费;
在公车上让坐位给老弱妇孺;
倒一杯冰水给满头大汗的邮差;
礼让对方来车;
热心地为抛锚的车子充电;
扶持老人过马路;
多让一个空位方便他人停车;
……
生活中处处可以表现一点善意或义行。你的一个小举动,会让社会更温馨,你自己也会更愉快,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
一位曾患口腔癌的妇人,在历经重大手术后,发愿要救受苦的人。她在公车上主动帮助一位颜面伤残的妇人,10年来陪着她到处动手术,鼓励这妇人原谅当初伤害她的人,并且成为能帮助别人的人。当这份善心的种子散播出去后,社会上少了一个抱怨的人,多了一个慈善的人。
想一想,你可以在哪些方面表达你的善行义举?你可以如何实践?
捐赠一笔经费给某个慈善机构表示肯定;
送一个小礼物给长辈表示敬意;
以无名氏的名义捐献一些钱给需要的人;
悄悄赞助一些社会公益;
邀一些出门在外的学子吃顿饭;
主动维护社区的清洁;
……
生活中处处有行善的机会——当你肯行动时!
枕边小语
生活中处处可以表现一点善意或义行。
服务的人生观
一辆通勤电车上的服务员,整天面带微笑,对待乘客非常亲切有礼,颇受众人的好评。
有一天,乘客不多,一位常客就跟她聊起天来,不断称赞她的服务态度。
“是有原因的,”她微笑着说,“大约5年前,我在报上看到有一个餐厅服务生因为待人和气,有个老先生竟然给了他一笔庞大的遗产。我心里想,说不定我也会碰到这样的好事。所以我就把每个乘客都当成贵人看待。这样一来,我开心客人也开心。现在我反而不在乎有没有一大笔遗产了!”
生活本来就是要让自己开开心心的。自己开心,别人就会跟着开心,这是一种美善的循环。
你得到的回报其实是由你本身发射出去的:“你愿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这句2000年前的耶稣名言,影响了许多人的处世态度。当你把对方视同贵人般礼遇,你也必然会获得相同的回报,上帝是公平的,你在哪里付出,他就在哪里响应你。
我们的行为效应就像回力棒一样,抛出去了一定还会再回来。在你的善行存折上努力积蓄,有一天你将会发现红利的可观。流露一点善行和好意,所费不多,让他人感恩,自己感动。
一个亲切的微笑、出电梯礼让他人、为别人开一下门、给切入车道的车子方便、公车上让个坐位、借手机给急用的人……
我们可以有太多的机会服务他人,并且流露善意。日行一善,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