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3/4 页)
时家境贫穷,曾在峨眉山上寺庙中做过小工,与师父有过数面之缘,自从四川中医学院毕业以后,便分配到了婺源县人民医院,有一次在此山谷中采药与师父偶遇,遂结下师徒之缘。
从此,自己方知世上还存在有祝由外术这样一门异术。
谷中的草房前面的那潭碧水依旧清澈见底,山洞里流下来的溪水如同白炼般,砸在潭中升腾起团团白雾。
老远望见小姑娘萍儿在草屋前面玩耍,身旁站着一个中年农妇。
“荆叔叔来了!”萍儿发现了信步而来的荆太极,蹦蹦跳跳的跑过来。
“哈,萍儿又长高啦。”荆太极笑着说道,想想自去年春节看过师父后,就一直再也没有来过了。
“婆婆出门去了。”萍儿噘着小嘴儿说道。
“哦,师父什么时候回来?”荆太极悄声问道。
小姑娘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那位大嫂是谁?”荆太极问道。
“是婆婆找来看我的,就住谷外的那个村子里。”萍儿回答说道。
荆太极走到草屋前,向那农妇打招呼。
农妇告诉他,王婆婆已经走半个多月了,可能还要半个月才能回来,这期间就由她来照顾萍儿。
真是不凑巧,自己专门带来了自孟祝祺脖子上拔下来的那两根阴毛,准备交与师父验证是否就是阴锥,如果是,那说明祝由外术江湖上还有人懂得,如果两根阴锥是吴道明的,那么岭南吴道明是否与师父存在有什么关系呢?
师父从来没有提到过。
第一百四十四章
“寒生,你来一下,老爹有话同你讲。”朱医生见吉普车走远,招呼寒生回到了房间内,轻轻关好门。
“老爹,什么事?”寒生问道。
“寒生啊,你这一路上受了不少苦,治了苗寨头人的脱骨疽,给残儿开刀动手术,治好了梅小影婆婆的青风内障,加上以前的渐冻人症,老爹只想知道,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朱医生严肃的望着寒生说道。
寒生想了想,面色郑重的说道:“老爹,我是从咱家曾祖坟墓下面的古墓里找到了一本书……”于是,他向父亲讲述了那天晚上摸黑回到灵古洞前面的老坟里找丢失的指骨的事儿,后来看到了金井,于是沿着金井挖下去,发现了一座古墓,里面有一具长满白毛的尸首,旁边有个木匣,匣里有本书和一把尺子,原来是一本医书。
“什么医书?”朱医生惊讶之极。
“《青囊经》。”寒生说道。
“《青囊经》!你,你是说当年华佗的……”朱医生惊愕的嗓音都颤抖起来了。
寒生点点头。
朱医生感到脑袋一阵眩晕,寒生忙扶父亲坐下。
“那书在哪儿?”片刻,朱医生镇定下来后问道。
寒生叹了口气,惋惜的说道:“我藏在笨笨的窝里,一起被火烧掉了。”
“……天意如此啊……一千七百年了,世人谁能料到,当年华佗的青囊医书竟然还能流传下来,为我儿子所得呢。孩子,老爹已经老啦,你还年轻,尽你所知的去为天下百姓做事吧,记住,医者,医德为首,医术次之,懂吗?”朱医生叹道。
“我知道了,老爹。”寒生说道。
有人轻轻的叩门,门开了,刘今墨走了进来。
“寒生,你真的要去给那个孟祝祺的狗屎儿子治病么?”刘今墨问道。
寒生沉吟道:“为了兰儿全家,我只能这么做了,况且,为医者,是不能够择人而医的,就像当年华佗,既为一代名将关云长刮骨疗毒,也不拒绝为奸雄曹操医治头风,至于善恶到头,自会得到报应的。”
朱医生欣慰的点点头,寒生这孩子终于长大了。
“他的截瘫是我干的。”刘今墨说道,并讲述了孟红兵百般调戏兰儿,并企图猥亵她时,自己出重手加以惩戒的事情。
寒生闻言心中怒火顿起,但最后还是慢慢的克制住了,待心情平静下来后,缓缓说道:“世上恶人随处可见,是赶尽杀绝不了的。”
刘今墨默默地看着寒生,见他注意已定,叹了口气,说道:“我以独门三阴重手点击了他的大椎穴,真气封闭了他的督脉,若是要解,须第二次重击,泄去滞留在‘三阳督脉之会’内的真气,一个昼夜后方可泄尽。”
寒生略一思索,心下明了,说道:“大椎,督脉本穴,别号百劳,督脉为阳脉之海,其脉入髓,上达清阳之窍,下及元气之根,统摄周身之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