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宁远(第1/2 页)
一代名将李成梁的陨落!
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同时代表着此次辽东事件儿的结束。
画面转换来到了宁远城,时间往前推移到两个时辰之前。
宁远城吴家,辽东仅次于祖家的将门世家。
吴家扎根辽东的时间很长,吴家这些年来本来已经快要衰落了。
但是这一任吴家的家主吴襄续弦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使得吴祖两家成了姻亲。
这样一来吴家借助祖家的势力发展的更加迅速。
已经有了重振辉煌的样子,特别是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更是被奉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仅次于李家李如松的青年才俊,这使得吴家更加的耀眼。
特别是吴三桂加入军队之后,更是屡立战功。
仕途上更是青云直上,如今已经成了宁远总兵了。
宁远铁骑的战斗力更是闻名天下,被誉为辽东仅次于马家铁骑的第二骑兵!
吴家也正是因为吴三桂的出现变得更加的强大。
同时也正是从吴三桂开始执掌吴家大权以来吴家的发展就像是插上了翅膀一般。
如今提起吴三桂无论是辽东还是金国等周边异族都是如雷贯耳。
这也使得吴家更加的辉煌,在辽东的地位更加的强盛。
甚至还有了跟祖家一较高下的可能!
当然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外人在传说而已。
只有吴三桂跟吴襄父子知道,祖家的真实情况比之祖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跟祖家子弟众多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不同,吴家子孙单薄。
吴三桂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哥哥吴三凤,下面一个弟弟吴三辅。
再就是兄弟三人的儿子都未成年所以暂时不说。
单说吴三桂三兄弟,可能是吴三桂能力太过出众了。
吴三桂的两个兄弟都是能力平平之辈,别说独当一面了。
就是给吴三桂提供点正面的帮助都不太可能。
所以整个吴家就吴三桂一个人在独立支撑着。
如果吴三桂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整个吴家就会轰然崩塌。
这就是吴家的缺点,也是最大的缺陷。
朝廷大权清算辽东将门的事情吴家自然也已经知晓。
相比于祖家的只是听令行动,吴家可是主动参与的。
甚至吴家还绕开了李家独自在金国成立了一条线。
独立跟金国做起了生意,也就是这样从中赚取了高额利润的吴家才能发展的如此迅速的原因。
在刚一知晓朝廷清算辽东将门的这个消息之后吴三桂也是相当的果断。
迅速的跟金国做出了切割,企图蒙混过关。
可是事情哪能如他所愿那般简单,特别是丁伟的到来更是让锦衣卫着重的盯着吴家呢。
所以吴家哪怕是吴三桂行动迅速果断,但还是被锦衣卫找到了把柄。
并且把这些证据送到了钦差大臣海刚峰的案头。
有了锦衣卫提供的证据,接下来针对吴家的抓捕就很快展开了。
神侯府的四大名捕亲自上门,加上开原马家老二马林率领的马家铁骑配合。
两家快速的来到了宁远城,面对着吴家两家都没有其他的侥幸心理。
直接开始来到了宁远城外大营,负责宁远城外大营的是吴三桂的弟弟吴三辅。
在看到神侯府还有马家铁骑的时候,吴三辅害怕了。
根本就不敢抵抗,并且还直接命令大营中所有将士放弃抵抗。
就这样吴家赖以生存的宁愿铁骑就这么投降了。
在顺利的接手了宁远铁骑之后,四大名捕就打算进城抓捕吴家的剩余人员。
本来还以为没了宁远铁骑这个倚仗之后抓捕吴家应该很简单的神侯府众人碰上难题了。
吴家在宁远城的根基没有祖家那样的强大,所以神侯府在进入宁远城的时候没有受到阻碍。
但是进城以后就不行了,吴家虽然崛起时间甚短。
但是吴三桂为人奸诈,做事儿老谋深算早就已经在暗中训练了很多死士。
如今也正是这些死士发挥作用的时候,同时吴三桂在收买人心这方面做的也是相当的到位。
所以哪怕是支持吴家的人不是很多,但凡是支持吴家的都是铁杆儿。
这些人或者是家族每一家都有一些私兵或者是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