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皇宫噩耗(第2/5 页)
每喂一口,他都会细心观察太后的反应,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母亲,您先好好休息吧,儿臣改日再前来探望您。”
喂完最后一勺汤药后,嘉靖小心翼翼地将碗放在一旁,然后轻柔地掖好被角,生怕惊醒了正在闭目养神的母亲。
他直起身来,目光温柔而又充满眷恋地凝视着床上那略显憔悴的面容,眼中的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蒋太后微微睁开眼睛,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轻轻地点了点头。
她的目光始终落在嘉靖身上,仿佛要把他此刻的模样深深地印刻在心底。
嘉靖转身缓缓走向殿门,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
当他即将跨出门槛时,忍不住再次回头望了一眼病榻上的母亲。
蒋太后依然面带微笑,静静地注视着他。
直到嘉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殿门之外,她才缓缓合上双眼,一滴清泪顺着眼角滑落。
此时此刻,她的心中可谓五味杂陈,既有对嘉靖孝顺懂事的欣慰,又有着深深的忧虑。
她深知,嘉靖虽然是个极为孝顺的孩子,但身为一国之君,他肩负着整个国家的重任和万千百姓的期望。
这沉重的担子压在他年轻的肩膀上,让他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与冷静。
而如今自己身患重病,如果哪天不幸撒手人寰,这世上便只剩下嘉靖独自一人去面对那冰冷无情的朝堂争斗。
一想到这里,蒋太后的心便揪作一团,疼痛难忍。
……
嘉靖慢慢地走出仁寿宫,一阵寒意扑面而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只觉得今天的仁寿宫外格外寒冷。
他抬头望向天空,那片灰暗的天幕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嘉靖微微皱起眉头,轻声呢喃道:“吕芳。”
话音刚落,一个低沉而恭敬的声音便从他身后传来:“臣在。”
原来,一直跟随在嘉靖身旁的吕芳迅速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嘉靖转过头,目光落在吕芳身上,开口问道:“今日为何会如此之冷啊?仁寿宫的红罗炭可都备齐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和疑虑。
吕芳连忙回答道:“皇爷放心,仁寿宫的一应用品向来都是按照最高标准、保质保量地供应的。皇爷您此刻感到寒冷,兴许是因为身处殿外。如今已然进入十二月,天气渐寒,眼瞅着就要下雪了,这外面自然是要比宫内更冷一些。”
说罢,吕芳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补充道:“不过,只要皇爷回到宫中,便能立刻感到暖和的。”
嘉靖微微颔首,那动作幅度极其细微,仿佛只是随意地动了一下。
然而,他的眉宇之间非但没有因为这个轻微的动作而有所舒展,反倒是增添了几分凝重之色,就像是一片乌云悄然笼罩在了那原本平静的面容之上。
“吕芳啊!”嘉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略带沙哑,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和内心深处的忧虑,“你跟随朕也有好些年了吧,可曾知这茫茫人世间是否真的存在那种能够令人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或者罕见奇药呢?”
吕芳听到皇上这番问话,心中不禁猛地一凛。
他深知皇上此时突然提及此事,绝非仅仅出于一时的好奇或闲聊。
究竟是皇上对于蒋太后病情的担忧已经到了如此迫切的地步,以至于开始寄望于那些虚无缥缈的传说;还是说皇上自身对于升仙长生、不老不死之事产生了更多的向往与渴求呢?一时间,吕芳竟有些拿不准皇上此番言语背后真正的意图。
稍稍定了定神,吕芳赶忙躬身回答道:“皇爷,恕微臣直言,虽说这世间医术繁多且博大精深,但所谓的起死回生之术恐怕大多都只是虚妄之言罢了。不过,请皇爷放心,微臣早已命人四下里广泛搜集各种古老的典籍秘方,并责令太医院的诸位太医们日夜不停地进行研讨,只盼能从中觅得哪怕一丝丝可以救治太后的生机啊!”
嘉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仿佛那叹息声能够带走他心中所有的忧虑和无奈。
“朕深知此事困难重重!但朕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连自己最亲近之人所遭受的病痛都无力消除,这实在是朕的无能之举啊!”嘉靖的声音充满了痛苦和自责,他微微仰起头,望着天空,似乎想要从那无尽的苍穹之中寻找到一丝答案。
跟在身后的吕芳见此情景,赶忙快走几步,来到嘉靖身旁,压低声音宽慰道:“皇爷千万不要这般责怪自己呀!太后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