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帝王心术(第1/3 页)
安思顺和郭子仪见李岫跪着说救命,安思顺赶忙上前把李岫扶起来:“贤弟快起来,有话慢慢说。”
李岫已是忍了一路,如今坐在安思顺府中的书房里,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安思顺和郭子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
好半天,李岫抹了抹眼泪,跟安思顺说道:“家父昨日殁了。”
啊?
安思顺和郭子仪大吃一惊!
安思顺坐在椅子上,身体都摇了一摇:“怎会如此?”
郭子仪上前稳住安思顺心神,跟李岫说道:“且再莫哭泣,速将其中之来龙去脉,慢慢说与大帅知道。”
李岫缓了半晌,给二人娓娓道来:
三年前,杨国忠父凭女贵,走进了大唐的权力核心,与李林甫意见相左,显露出和李林甫分庭抗礼的苗头。
彼时,李林甫官威极重,并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
李林甫对外压制胡人大吏,对内任人唯亲,权势滔天,风头一时无两。
李岫自认没什么真本事,只是自幼习得一手好书画,借着父亲中书令的势,进了专职宫舍营造的将作司,慢慢混到了一个从三品的将作监。
虽然看在李林甫的面子上,同僚对李岫很是客气恭敬。可是庙堂之上冷暖自知,身在官场的李岫从旁观者的角度,对父亲的处境有了不同的认识。
在李岫看来,父亲自以为德高望重。但在他人眼中,父亲早已是专权跋扈了。
父亲自以为大权在握,一切尽在其掌握之中。但李岫却敏锐地感觉到,父亲早已树敌过多,有朝一日,难免会招来杀身之祸。
李岫因此忧心忡忡,每日里总是郁郁寡欢。
李林甫见儿子如此,一日闲来无事,找个机会与儿子在府中花园里散心,顺便想开导儿子一番。
父子二人谈心时,恰好园中有一个下人拉着车经过,很是吃力。
李林甫见儿子看着拉车人发呆,他自是了解李岫从小心地善良,总是可怜与善待下人,便怒斥拉车人速速离去。
李岫其实一直想找个机会,能好好劝一劝父亲。今日见父亲竟然对一个受苦人大发雷霆,李岫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跪地向李林甫哭诉道:“大人居位久,枳棘满前,一旦祸至,欲比若人可得乎?”
李林甫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忽听儿子如此言说,自是不悦,一甩衣袖,便要离去。
但李林甫见儿子哭得如此真切,不禁想到过往这些年来,自己诸多所作所为,忽然后背发凉,感觉到一阵后怕。
与李林甫相比,李岫的从三品官职,实在是微不足道。
可李林甫也是一步步爬上来的,知道儿子既然身在官场,从三品的官职已是有所见识。儿子今日此番言论,想必不会是空穴来风,一定是意有所指。
李林甫思来想去,觉得儿子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上去把儿子扶起来,掸了掸儿子的衣服,颓然道:“势已然,可奈何?”
是啊,势已然如此,他李林甫又能奈何啊……
果不出李岫所料。
杨国忠越来越得到皇帝的重用,朝堂上已然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
杨国忠毕竟是父凭女贵,在朝堂上说得上话,但在朝堂之外,难免力有不殆。
李林甫借机拉拢各大节度与封疆大吏,借此牵制杨国忠的势力。
李林甫借遥领朔方的便利,把手伸向了北地。
安思顺和安禄山二人,最早进入李林甫的视线。
作为安思顺名义上的上级,李林甫觉得安思顺做事倒是妥当,为人算是忠厚。每有军务,必写信找安思顺参详,一来一往倒也相得益彰。
对安禄山,李林甫借安思顺的势,有心要拉拢安禄山。可以说,安禄山能成为范阳、卢平与河东三镇节度,他李林甫可谓功不可没。
只可惜,安禄山是个不安分的。
原本安禄山是犯过大错之人,当初闹到了皇帝面前,差点要被砍了。玄宗皇帝一时心软,竟不知从哪里看出来安禄山有才能,硬生生保了安禄山一命,说是以观后效,让他后面戴罪立功。
安禄山在范阳好一番作为,开疆拓土,又经过李林甫美言,有机会进京面圣。
结果,因为李林甫这一层的关系,杨国忠看安禄山碍眼。于是向皇帝进言,说安禄山生来一副反骨,以后手握重兵,必然成为帝国心头之患。建言不如早早将安禄山撤换掉,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