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3/4 页)
府及京畿各县镇的一应新法事宜,正是姜某人的当头克星!他先是接到举报,不大信,总觉着京畿之下,没人有这个胆子。想想又不踏实,到底带着几个手下前来私访了。一入陈留县境,随意找了几个乡民一问,都说想贷钱,却无处可贷。再一细问,可不是这陈留县虚晃了一招是什么?带着人进得衙门一闹,果然逮了个正着!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宋遗事 第八十九回(5)
赵子几也不多说,只朝姜潜一拱手:“姜大人,对不起,得罪了!烦您明天自己去开封府或御史台走一趟吧!咱们走!”
直到赵子几一行人全走得不见踪影了,姜潜还在那儿发愣:难道这真的是赵子几?他可是个狠货?会不会是假的?怎么就没个人知会一声?他光听说有这么个人,却从来没有见过。但不管是真是假,这开封府或御史台还是得去。假的,不过白跑一趟冤枉路;要是真的,自己不去,更有把柄了。两罪并发,可不是闹着玩的!
看到赵子几与御史弹劾姜潜的折子,又想起欧阳修、富弼等###的所作所为,一连几天,皇上心里都很郁闷:上下官员都这样抗法玩法,这朝政还能有一点儿希望吗?
就在这时,皇上又收到一道折子。上面写道:陛下以不出世之资,登延硕学远识之臣,一心要大有为于天下,可大臣玩令抗之于上,小臣用智弄险于下,上下相和,不一而足。且人人窥伺间隙,巧言诋毁,借以哗众罔上。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劝阻之术未明,而威福之用未果罢了!陛下宜推诚赤心善待君子,以厉其正气,奋威决断摒斥小人,以消其阴谋,使朝野四方,都知道主不可抗,法不可侮,变革之势不可阻挡。只有这样,才能无事不成,无往不胜!这些话,句句都说到了神宗的心坎儿上!他这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呵,毕竟还有干臣贤人在,大有希望!再一看落款,是曾布!驳韩琦的文章,不就是他写的吗?当时就将他的名字,刻在座位后面的柱子上了。
姜潜在开封府与御史台,一切都供认不讳。朝廷倒也没有深究,只将他革职完事。为儆效尤,朝廷又专门发了一道诏令,重申对一切抗法、玩法者都将严惩不贷。不管怎么样,这一系列事情之后,神宗的态度,倒是比过去更加坚定了。
大宋遗事 第九十回(1)
倒赤帜离京三缄口
逢机运得巧连升官
不管神宗坚定不坚定,司马光依然在不断地以攻为守。顽强虽是顽强,可那招数与力量,却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了。
司马光唯一还能用之不竭的场所,是讲坛。讲的题目是自己随意选的,怎么说也由自己任性发挥,所以,同一种思想可以常说常新。上书或写信,就没有这个方便了:一个话题做上一次,就不好再做第二次。当然,即便是讲坛,他也有过失败的教训:与吕惠卿一战,不就战得他灰头赤脸吗?可既没有更好的招数,只好权且抓住它不放了!
君实当然还是读自己的《资治通鉴》,然后再借题发挥。眼见台谏官员纷纷落马,进谏成了最棘手的问题,还不应该选它作突破口?翻翻《资治通鉴》,贾山上汉文帝刘恒的劝谏书,最是一段好文字,正好派上用场。他也就从贾山的上书,开始折腾了。
这贾山不是个学有专攻的硕儒,官也不过颍阴侯骑,可他上书请刘恒不要以猎为好,贻误朝政的谏书,却写得有模有样,《汉书》差不多全文照录了。他始终抓住秦始皇如何因为拒言绝谏、导致二世而亡的史实,将从善纳谏的种种利弊,说得惊心动魄。《资治通鉴》录的,正是贾山上书的精粹部分。读完《资治通鉴》,君实自己可就发挥开了:“从谏得福,拒谏得祸,这是千古兴亡的不二法门。台谏官员,补苴阙政,一开始配他们,就是为了有人唱反调。晏子说‘和与同异’,也是这个道理。好比厨师,他的责任就是泄去有余,补充不足。已经咸了你还要放盐,已经酸了你还要放醋,那还能进嘴吗?一般人情,谁都喜欢人家顺着他,而讨厌别人反对他!只有圣贤,才知道顺着自己只有损害,而对着来的倒有好处。就好比酒,喝着爽口,却要醉人;而药呢,完全相反,吃着苦口,倒能治病!所以,最好的大臣,不是君上说什么就赞成什么,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刚则和之,柔则掖之,明则晦之,晦则明之,等等。也不是有意与君上过不去,为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以达到天下大治。要不这样,忤逆的就贬黜,顺意的就升迁,谄谀日进,忠正日疏,哪里会是江山社稷的福音呢!”
话虽说得很长,似乎也不无道理,可皇上并不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