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人,就是张元。如果没有张元挑起事端,军情紧急,他们或许不会这么融洽,还在接着窝里斗,也真难说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宋遗事 第七回(1)
攻守难定任福死难
人臣外交仲淹莅险
一般说来,要加官晋爵,通常只有两条路,一是寡廉鲜耻,无所不为;一是真本实料,多少做些实事。恬不知耻的人,可以空手套白狼;持身守正者,则多半只能辛苦恣睢了。韩琦与范仲淹在陕西的作为,应当是属于有政绩的。
除了兴修城寨、招募流亡等常事,韩琦还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撤了边境小寨,只留斥候哨兵守望,将兵马相对集中于大寨、城里。
二是,恢复、兴建了烽火、狼烟制度,西北千里边防,从此可以烽烟相通。
三是,建立教押军阵与精兵集粹制度。前者要求每路选数十名武艺高强的精干武将,平时分头教练士兵,战时临阵监押战事。一则,可以免除战时将领挑肥拣瘦的选兵之争;二则,也使士卒有教而战,临战有所畏惧,从而并力杀敌。精兵集粹,是要分散在各指挥的少数英勇善战的士兵集中起来另外成立两个指挥,屯驻州府,直属最高将帅指挥。退而求次,也不失为一种精兵强将的补救办法。
范仲淹兼了延州知州之后,则大胆进行了兵制改革。原先,朝廷将一州一万八千士兵分割为三部分:部署领一万人,钤辖官领五千,都监领三千。要是敌人进犯,小官先出兵应敌,大官继后。这不是开玩笑吗?仲淹说:“兵机险恶,量敌而行尚且不能稳操胜算,这么排着官衔儿出兵,不败才怪呢!”毅然将所有州兵分给了六个将军,每将三千人,训练、打仗各有专属。出兵则视敌人多寡而定,少则轮流而战,多则全体出动。专兵专将,战斗力自然不同。其他各路,后来也多有仿效的。此外就是修清涧城,屯兵营田,听任边民互市以通有无了,等等。营田互市对于养兵与活跃战时经济,都有不小作用。这些措施尽管不无小功,战事却依然胶着不下,而主动权始终在西夏人手里,他们照旧倏来倏往,攻城略地。
朝廷不耐烦了,下诏要陕西方面拿出办法,不能再这样半死不活。
韩琦制定了攻守两套策略,请朝廷自己定夺。正值冬季,西夏休兵,不会有大的战事,夏竦索性让韩琦带着表章亲自到朝廷跑一趟,好得个确信,另外又叫尹洙陪他一道。原来,尹洙在郢州收过几年酒税,因为论边事有理,已先被人聘在泾州做了经略判官。不说别的,光是先前那么一折腾,韩琦、仲淹也会对他另眼相看,何况他还颇知边事呢!韩琦尤其敬重他。有他做伴,韩琦一路自不寂寞。
两套策略不过官样文章,韩琦实际上是主攻的。
他的话,也特富有鼓动性:“西夏不过弹丸之地,倾朝出动,也只有四五万人马而已。我大宋幅员辽阔,资源富足,人口众多,上有圣明天子,下有能臣干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不要说刀枪征战,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会淹死那些秃头谬种!之所以屡战屡挫,将帅不当其位固然有关,更主要的,还是战略战术运用有误。西夏人每战都集中优势兵力,以十当一,所以能纵横捭阖,为所欲为。我朝恰恰相反,将重兵分路设防,化整为零,以少应多,如何不挫!就像力士角斗,人家双拳合击,我则分开十指单挑独斗,怎么能应付!”
韩琦生得高大威严,声如洪钟,通常静默寡语,一旦有话要说,则慷慨陈词,气势如虹,这一番话,又如此富有鼓动性,仁宗原就是个有心的,如何能不激动!他上前一步,迫不及待地问道:“以卿之见,当是如何?”
韩琦从容答道:“过去说五路合击,大而无当,错杂难行不说,也没有必要,杀鸡焉用牛刀?目下元昊正骄横懈怠,只消两路并出,鼓噪而行,一击就能高奏凯歌。”
仁宗一把握住韩琦的胳膊,笑道:“天佑大宋,以卿赐朕!满朝文武首鼠两端,没有一个能如你说得痛快明白!朕意已决。您赶快回去与陕西将帅准备实施作战,朕坐等为你们庆功祝酒!”
韩琦回到陕西,要鄜延、泾原两路正月并力出征的诏书,就跟着到了。
张元、吴昊或许听到了风声,也请元昊派人过来求和。韩琦一口回绝了:“敌战之国,无约求和,非诈即谋。小把戏就不要玩了,准备接战吧!”
韩琦没想到的是,做惯了接战角色,要挑战并不容易!
范仲淹就是个大钉子。他的看法,与那些主守派大同小异。早在有人建议五路并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